東北網大慶5月13日訊 大慶,是一片熱土。這片熱土孕育了影響深遠、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和中國工人階級優良傳統與優秀品質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特別是進入『十二五』開局之年,大慶人積極發揚『三個超越』精神和勇創一流的氣魄,堅持『全黨抓發展、中心抓經濟、重點抓項目』不動搖,千方百計推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為文明城市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精神瑰寶光芒璀璨,激勵大慶人科學發展,不斷超越;民生為本,和諧宜居,從粗放礦區變身現代都市,大慶不斷刷新著城市形象和精神高度。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建設『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城市,強化創建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抓創建就是抓環境抓發展抓民生』理念,舉全市之力實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三城聯創』,使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不斷鞏固提昇。2010年,大慶公共文明指數位列全國地級城市第19位、比2009年上昇15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位列第12位。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我市堅持精神引領,著力塑造大慶城市之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大慶城市的根與魂。我市在實踐中不斷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科學發展、改革創新、勇創新業、科學理性、以人為本』等時代內涵,使之由企業精神塑造成為城市精神、由企業員工價值追求培育成為全體市民價值追求。堅持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新班子任職、新乾部提拔、新黨員入黨、新員工上崗、新兵入伍、新生入學的第一課,還采取成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會、組建『石油魂』宣講隊和老會戰報告團、設立大慶『9·26』創業紀念日、確定『石油之光』市標和《踏著鐵人腳步走》市歌等措施,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深入人心,薪火相傳。
市民作為城市的主人,最具有說服力。我市組織開展了『引領』大慶時代英模表彰、大慶『十五』期間最具影響力人物評選、『感動大慶』道德模范宣傳等活動,先後選樹『新時期鐵人』王啟民、『人民好法官』顧雙彥、『誠信名片』李秀清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全市上下形成了學先進、爭上游的濃厚氛圍。今日的大慶人,變的是物質條件,不變的是精神追求。
精神大餐也是市民業餘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話劇《鐵人軼事》、電視劇《奠基者》、電影《鐵人》、舞劇《鶴鳴湖》等一批文化作品先後上演,並獲得省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我市積極扶持鐵人合唱團等民間文藝團體460多個,使廣大市民在參與和欣賞藝術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穿行在大慶市區,人們常常會與鐵人『不期而遇』:以鐵人命名的廣場、公園、學校、道路等有30多處;鐵人雕像、會戰群雕等一批景觀已成為標志性建築;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油田歷史陳列館等近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年接待量100萬人次,成為大慶人過黨日、團日,舉行成人儀式的重要場所。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融入每個大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市還在管理創新、服務民生、培育城市品質等多個方面繼續加大力度,用文明城市的標尺丈量工作,提昇標准。
面對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全市上下倍加珍惜。面對今年的復檢工作及今後的創建工作,我市將以『城市發展無止境、創建工作沒終點』為目標,堅決克服消極思想,保持創建激情,再鼓工作乾勁,在重點難點上下功夫,在保障力度上下功夫,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不斷鞏固和擴大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把全國文明城市這張名片始終戴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