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佳木斯市以創建平安、和諧、幸福城市,讓百姓安居樂業為目標,全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體系建設。三年間,實現了『大調解』工作網絡覆蓋化、『人大代表工作室』民眾訴求暢通化、決策工作『風險評估』機制化、風險行業管理保險化,切實保障了社會穩定、協調、健康發展。
『我們家自來水管道漏水嚴重,找誰誰不管,咋辦?』一天,曉雲街道轄區內的十餘戶居民怒氣衝衝地來到東風區綜合治理中心投訴。綜合治理中心立即協調相關責任單位聯合召開了現場調解會,當場劃清了責任,規定維修期限,僅1個多小時,問題解決了。目前,東風區已建立各類矛盾糾紛調處中心13個,調解室61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877名,切實形成了『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調解組織,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有調解工作』的社會化『大調解』工作格局。這是佳木斯暢通民意,『大調解』網絡全面覆蓋的一個縮影。
為了更好地暢通民眾訴求渠道,除綜合治理中心外,佳木斯市還首創了『人大代表工作室』,代表與選民面對面,傾聽群眾聲音;市政協實施了『三聯系』制度,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在全市范圍內建立起了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職能部門聯合接訪機制,對重大問題實行『一站式』接訪、『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一條便捷高效的民眾訴求渠道和網絡,已經在全市形成。
給政府決策安上『風險評估』雷達,是佳木斯又一創舉。去年10月9日,樺川縣准備強行拆除臨近樺富公路的樺樹村村民問某家違章建築。當天,問某串聯了親屬、朋友和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聚眾阻攔強拆。由於縣建設局做好了風險預測評估,應急處置程序迅速啟動,政策教育、群眾疏導、交通指揮、現場處置等各責任部門迅速到位,2小時內成功處理了事件,確保了強拆工作順利推進。
『有明顯不穩定風險的決策、政策不出臺,大多數群眾不支持的項目不立項,大多數群眾不滿意的改革措施不實行』。在佳木斯,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改革措施,必須進行經濟效益和社會穩定風險『雙評估』。
給風險行業上『保險』,把人口管理精細化,杜絕問題發生。房地產開發和民間信貸、融資,是高風險行業,最容易引發群體事件以及各類糾紛。為此,佳木斯市通過提高房地產准入門檻,嚴格規范房地產交易行為,完善房地產市場信用體系等,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嚴格執行國家關於民間融資等金融活動的法律規定,各金融機構加強『窗口』指導,對信譽度較好的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在保障銀行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市場需求,減少民間融資行為的發生,建立和完善民營金融機構,為民間金融發展提供保障。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流動成了城市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在佳木斯市東風區,每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都有一塊大圖板。一張張帶有居民照片、姓名、年齡、身份證號、職業、家庭關系等基本信息的小卡片,按照居民樓號、單元號、樓層號以及房間號的順序分8種顏色,整齊地排列在圖板上,分別代表黨員、暫住人口、社會關護人群、60歲以上老人、學齡兒童等,使社區居民狀況一目了然。
東風區還創新實施了『一圖、一牌、一檔、一冊、一證、一卡』的『六個一』管理措施。對轄區出租房屋逐戶逐間編號、掛牌、建檔,實行『旅館式』管理,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形成了『管控在先,來知行蹤,行知軌跡,不出失控管漏』的良好管理態勢,有效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建機構、給編制、撥經費,確保社會管理工作有序、有力進行。
為此,市委決定成立辦公室,與市綜治辦合署辦公,配備正處級乾部任辦公室主任,增加4名編制,具體負責全市社會管理的總體規劃、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組織落實;各縣(市、區)成立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社會管理工作;各鄉鎮(街道)進一步整合資源,為綜治維穩中心選配1名專職社會工作者,負責社會管理工作;各區在原來的基礎上,為每個社區增加選聘1名具有社會管理工作經驗的專職社工,工資待遇分別由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同時要求,全市各級政府及財政部門要把綜治辦公經費和治安防范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縣區人口每人0.5元以上的標准,及時足額核撥到位。他們還專門建立了『基本保證基金』,主要用於對特殊群體和困難群體進行救助,對社會管理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和重大事件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