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三名老支書聯手打通濱江濕地路 村民命名『七一』路
2011-05-21 23:13: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斌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七一』路被打通。
金沙灘風景優美。

  東北網5月21日訊(李斌 記者 孫曉銳)哈市道外區金沙灘濕地景區在民主鄉三位年齡相加176歲的村支書的帶領下夜以繼日施工,僅用29天時間,就打通7公裡長的濱江濕地景區第一路,使泥濘的灘涂變成寬闊平坦的通途。為紀念由三位老黨員帶頭修建的這條通往濕地的旅游路,當地村民用三位支書年齡的諧音將這條路命名為『七一』路。當地人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迎接黨的生日。

  金沙灘是濱江濕地民主段的十八景之一,素有黃金江岸之稱。在藍天、碧水之間是蘆葦掩映下細細的金沙和錯落有致的灌木林,每到夏季都吸引大量游人慕名前來,領略這裡特有的濕地風光。然而,每逢雨天,這裡的道路泥濘難行,嚴重影響游人觀光。五星村、民富村、新國村的三位村支書王春和、王汝華、張貴奇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想要發展濕地旅游,就要打通這條泥濘之路。他們主動向民主鄉黨委請纓,一定要在6月5日濕地節前拿下這塊『硬骨頭』。他們的想法得到民主鄉黨委的支持,鄉黨委積極幫助三個村籌措修路費總計約1800萬元。

  4月20日,通往金沙灘的濱江濕地第一路破土動工。剛開工就遇到了難題,修路必須經過一段1000餘米長的泥窪塘。他們首先要清挖淤泥,然後填上殘土磚石。泥窪塘最淺處1.5米深,最深處達2.6米

  62歲的老黨員王春和患有嚴重的糖尿病,然而他不顧病痛,身先士卒,每天堅持在最前線,一乾就是13、14個小時。有幾次累到在地,村民們感動而又心痛,屢屢勸他回去休息,然而王春卻總是說:『路不修完,我還不能就這麼倒下。』說完他撣了撣身上的塵土就再一次投入到築路大軍中。

  由於長時間站在冰冷的泥水中,患有風濕病的村支書王汝華,雙腳腫的像饅頭,無法穿鞋,他就拄著拐杖,穿著拖鞋與張貴奇一道幫助卸料。在三位支書的實際行動鼓舞下,村民們采取三班倒的方式,夜以繼日修路。餓了就啃上幾口硬饅頭,困了就在簡易工棚中打個盹。甚至於許多鄰村的村民都被這樣的舉動深深的感動了,自願的加入到築路大軍中來。然而由於缺少填路用的材料,工程進展一度緩慢,區城管局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後將棚改拆遷的碎料,源源不斷地運來,立解燃眉之急。在三位村支書帶領下,三個村的村民積極與區城管局,省青年農場配合,僅一周時間就打通了這條『硬骨頭』的泥窪路。

  據了解,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三位老黨員帶領三個村30餘名村民,僱用車輛2000餘車次,挖掘拉運淤泥、殘土、碎磚3萬餘噸。將7公裡長的灘涂地變成平坦磚石鋪就的通途。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