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行署農委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纔支橕
2011-05-24 10:03:56 來源:大興安嶺行政公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訊 大興安嶺行署農委牢牢把握新農村建設對乾部素質需求的變化,著力在『新、多、廣、常、寬』方面做文章,積極為生態型花園式新農村建設提供人纔保障和智力支持。2010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到35.25億元,同比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22元,增長27.7%。

  培訓內容力爭『新』。農委把新知識、新信息的普及作為重點工作全力推進,把研究市場信息、掌握營銷方法等新知識列入學習計劃,使農民能夠根據市場走勢科學調整種植結構。近年來,圍繞旅游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等對農業實用人纔展開了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漠河縣北極村近年來旅游人數不斷增加,旅游收入相當可觀,針對這種情況,農業部門以生態觀光農業為重點,對農村實用人纔進行培養,指導大力發展棚室蔬菜、觀光蔬菜和瓜果的種植等,使農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農民人均收入遠遠高於6822元的全區平均數。

  培訓形式力爭『多』。開展科技入戶工程,大力推廣農業技術、指導農業生產、組織技術培訓、建設示范基地,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3年來共有450名科技人員對接幫扶科技示范戶700戶,建設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7個,有效地促進了主體技術和先進成果的應用推廣;開展網絡『科技牽手』活動,充分發揮農業信息網、『12316』三農服務熱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建立了農民和農業科技人員交流互動的機制,使科技人員能夠及時了解農民急需的技術、生產品種和營銷知識。目前,全區已有118名科技人員在生產、養殖、加工、營銷方面與重點村屯的乾部、種田大戶、經濟帶頭人建立了聯系,為其解決生產技術、資金、項目等實際問題50餘件。

  培訓范圍力爭『廣』。農委每年都開展『農業專家鄉村行』活動,分別組成種植、畜牧、農機、水產、食用菌等專家組,在春耕、夏管、秋收、冬閑等時節,針對不同階段農民的實際需求,深入到田間地頭和鄉村農家,采取『點菜』的方式,對廣大農民開展全方位的科技培訓和諮詢,解答農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3年來,累計完成農民科技培訓近8萬人次,發放《農業實用技術匯編》9800冊、『明白紙』5萬多張。解決農民提出的問題百餘個,使科技培訓的范圍基本達到『全覆蓋』。

  培訓開展力爭『常』。針對新時期農業產業和農村群眾的需求,把農村實用人纔隊伍工作作為長期的工作重點,改變了過去僅在農閑時節或科技大集等大型活動中開展培訓的局面,通過科技下鄉、『12316』信息熱線等形式,把諮詢、培訓工作作為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全年開展,不僅使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能夠及時解決,也使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村實用人纔的學習和鍛煉得到長期的堅持,為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培訓途徑力爭『寬』。農委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集中培訓和自學等辦法,拓寬人纔培養途徑,有效地提昇了人纔服務本領。3年來,上派下掛培養人纔20人,先後選派4名優秀大學生到基層、2名基層農業乾部到地直農業部門掛職鍛煉,14名專業技術人員到省農業部門培訓;邀請知名專家教授講學,先後聘請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農業研究院的專家教授,來我區為全區農業技術人員講授了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等知識,500餘人次接受集中培訓;繼續推行素質提昇工程,先後有12名科技人員通過自學獲得碩士和學士學位,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服務三農的能力。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