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 近年來,市紀委緊緊圍繞營造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努力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一座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的『清風之城』目標,不斷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進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機制,為推進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紀律保證。
圍繞構建『清風之城』的政治基礎,堅持開展廉政風險教育,構築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市紀委以各級領導乾部和握有『實權』的機關黨員乾部為重點,廣泛開展以分層分崗主題教育為載體的廉政風險教育活動,引導黨員乾部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正確行使權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一是突出教育的針對性。在市直66個重點部門開展了權力風險查擺剖析活動,組織黨員乾部圍繞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乾部任用權和資金支配權,查擺在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5405個,通過以點定人,鎖定了部門領導決策人、崗位負責人、關鍵部位權力執行人等『三類人』,共計1528人作為分層分崗教育的重點人員,進行因人施教。二是突出教育的實效性。在認真研究『三類人』的思想狀況和在行使權力過程中存在的廉政風險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內容,豐富教育載體,區分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和不同崗位,開展針對性教育,讓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夠知其險、懂其害、明其規、行其則。在部門領導決策人中開展以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和廉潔從政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去年以來,把《廉政准則》作為重點內容,采取送、學、考、諾、查『五步法』,提昇學習效果,舉辦《廉政准則》培訓班56期,對3000多名黨員乾部進行了系統教育,強力推動《廉政准則》的貫徹實施。在重點崗位負責人中開展以履職盡責、遵章守紀為主要內容的教育。舉辦崗位職責和廉政知識專題講座95次,舉辦黨紀政紀和國家法律法規培訓13次,培訓人員5000餘人次。開展『三查三看』活動,教育和引導乾部愛崗敬業,正確行使手中權力,牢固樹立廉政勤政意識。在權力具體執行人中開展以正反典型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樹立一批『廉潔從政、乾事創業』標兵,並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學習。同時,以違紀違法案例電教片和我市公開處理的典型案件為教材開展警示教育。三是突出教育的親和性。深入研究教育規律,注意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打破開會、學文件、讀報紙、看電教片等比較單一的教育模式,把傳統方法與現代手段、理論教育和形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從而增強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近年來,多次組織反腐倡廉文藝巡演、廉政文化優秀作品巡展,集中觀看廉政影片和『52個不准』情景短劇等活動,使廣大黨員乾部在藝術熏陶中受到廉政教育。充分調動黨員乾部參與教育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引導黨員乾部在『自學自教』中去『修』、去『悟』、去『醒』,推進教育入腦入心。
圍繞構建『清風之城』的社會基礎,大力實施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營造崇廉尚潔的濃厚氛圍。市紀委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的意見》,作為全市開展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在黨政機關、社區、校園、農村、企業、家庭等不同層面,開展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區、創建文明家園』、『敬廉崇潔、誠信守法』、『樹立清廉村風、創立和諧農村』、『誠信廉潔、依法經營』、『清廉勤儉、健康文明』6個主題廉政文化建設活動,評選命名了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第十九中學、市第十七小學、向陽區臨江社區、東風區曉雲辦事處、郊區平安村等14個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示范單位,通過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形式,積極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大幅度提檔昇級,向高品位、高質量、高標准方向發展。
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場所普遍張掛了廉政教育宣傳內容的圖板和廉政書畫作品,設立廉政宣傳欄2400多個,廉政圖書專櫃(架)800多個,開展廉政書畫攝影大賽、廉政知識競賽、廉政文藝演出等群眾性廉政文化活動36場次,上廉政黨課1200多次。廣泛開展廉政文化作品創作活動。去年7月,舉辦了全市廉政文化優秀作品展,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作品400多件,參觀的黨員乾部和各界群眾達5000多人。以各類傳媒為載體,加大廉政文化宣傳力度。建立了佳木斯市反腐倡廉網,各縣(市)、區政府網站(頁)、市直各部門網站(頁)設立廉政文化網站、專欄40多個。編創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藝節目216個,納入各類公益性文藝演出之中。設置大型廉政公益廣告牌、橫幅70多塊,廉政宣傳欄2400多個;在18個交警電子屏、6個大型商業電子廣告屏滾動播發廉政公益廣告。在80個公交站牌、100輛公交車、1000輛出租車上張貼廉政格言警句,使廣大市民每天都置身於廉政文化之中,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廉尚潔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我市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資源優勢,開展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在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北方佳賓酒業集團日軍侵華物證陳列室、富錦市松花江碑林、湯原縣抗聯密營遺址紀念館、樺南縣土龍山農民暴動遺址等歷史文化景點中注入廉政文化新內涵,建成廉政教育基地。即將在杏林湖公園、沿江公園內闢建『清風園』、『清風亭』等較大規模的廉政文化景觀,形成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廉政文化風景線。
圍繞構建『清風之城』的制度基礎,不斷加強教育的制度機制建設,推動反腐倡廉教育規范化常態化。一是健全推進機制,確保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立足構建大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資源,調動各部門力量,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廣大乾部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同時,把反腐倡廉教育與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納入到績效評估、行風測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之中,進行定期檢查考核。二是健全責任機制,實現教育與監督的有機統一。統一制發《廉政風險教育和監督檔案》,對每個存在廉政風險的工作人員逐個確定教育和監督部門及具體責任人,並制定教育和監督具體措施,要求教育和監督責任人既要對被教育監督對象開展經常性教育,又要實施嚴格監督,並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全市共確定監督部門146個,落實具體監督人員339人,制定監督措施5000多條。在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方面,明確專項牽頭部門16個,分別制定具體的工作目標,設立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標准,形成推進合力,有效保證了廉政文化系統工程建設紮實深入開展。三是健全保障機制,實現教育與制度有機統一。圍繞加強教育工作和廉政文化建設,先後制定了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的廉政教育制度、以廉潔從政為主題的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黨政主要領導定期講黨課制度、把《廉政准則》等廉政知識納入領導乾部競聘上崗、公開選拔考試及公務員招錄考試內容等17項制度措施。在分層分崗主題教育活動中,組織重點單位職能和權力進行梳理,理出權力清單,編制權力流程。有針對性地查找制度漏洞,重點對風險崗位、薄弱環節逐項清理。66個部門對1300多項權力按照『權力分解、責權統一、監察分離、相互制約、簡化程序、公開透明、集體決策、違責必糾』的原則,逐項建立起教育監督制約制度,確保各項公共權力廉潔規范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