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改造這兩棟低溫樓,我們說了算,這是政府給我們的特權。』近日一提起老區改造,萬寶1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張芳麗滿臉喜色。
萬寶1區48號樓和49號樓是兩棟低溫樓。今年改造之初,業主監理張芳麗和幾位業主一看圖紙,趕緊向指揮部反映管線問題。有關負責人現場勘察後,立即打電話召集熱力公司和設計院,直徑114毫米的供暖管線改用159毫米的材料,並接入主管線,低溫問題當場解決。
小區改造,市政府掏錢,群眾享『特權』當監理。今年4月大慶市22個老居住區改造工程實施以來,已有50名業主監理掛牌上崗。
大慶市東城區改造工程涉及22個居民區、809棟居民樓、近13萬人,是今年大慶最大的民生工程,創下了大慶歷史上老城區改造之最。全部投資9億多元,人均受益7500元,都是政府掏腰包。改造內容涉及系統管線、小區環境、建築單體、沿街環境四部分,對老居住區內外兼『修』。
工程開工之初,居住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指揮部敞開大門,充分發揮業主的知情權、發言權和監督權。發動各小區,選派業主代表作為監理,全程對改造工程進行監督,對小區改造的設計和工程驗收有一票否決權。
指揮部集中了各小區推薦的業主代表,進行專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施工材料質量辨別、跟施工有關的法律法規等。培訓合格後,指揮部為這些擔任義務監督員的業主配發了統一的服裝和胸卡,履行『監理』職責。
『業主監理團』負責全程監督老區改造,保證居民事先提意見、施工盯著看、完工再檢驗。隨時在施工現場巡查、檢查,全程監督工程質量,監督內容主要包括改造工程的質量和指揮部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發現工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應付了事、漏修漏改,或是工作人員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等問題,可直接向指揮部及監理單位反映,督促落實整改。業主監理搜集居民意見和建議,直接反饋給指揮部,對修正工程設計提供依據。居民意見不統一,他們負責協調。
據悉,此次改造覆蓋大慶市東部城區2003年以前竣工的所有老居住區,工程10月底結束。期間,100名業主監理將陸續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