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5月27日訊 近幾日,記者對七臺河市小區環境整治中的老舊小區進行走訪,聽到最多的就是小區業主對這一惠民工程的表揚和誇獎。在湖濱小區11號樓,宋大娘正領著15個多月的小孫子在樓下曬太陽,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小區整治真是老房子的最大喜事呀!你看,斑禿的草坪平整了,私建的柵欄也都拆了,地面鋪了新磚平整了,聽說還要給我們粉刷樓面、增加體育運動器材呢。現在活動的地方大了,天晴的時候我們出來曬曬太陽,晚飯後在小廣場上散散步,多好啊!』
記者看到,新播撒下的草籽正生根發芽;一排排小樹齊刷刷;新鋪設的馬路牙、紅地磚在陽光下泛著亮光;私建、違建被取締,垃圾箱也煥然一新……
在小區院裡,工人們熱火朝天地乾著,挖掘機正加足馬力施工,給居民安裝新的排水管道。施工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施工半個多月來,工人們一直是加班加點搶工期,老舊小區在施工中總會出現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我們要確保老舊小區的改造效果與風貌改造相協調,避免二次整治和擾民。現在小區每天都有新進展,每天都有大變化。
記者還了解到,全市小區整治活動都在緊張進行中,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市房產局物業管理中心張主任介紹,這次小區整治還與物業管理體制創新相結合,按照要求全市物業企業要做到人人身上有擔子,包保人員定崗定員要與物業企業一一對接,一包到底。物業管理中心在『四化一管護』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14項整治內容,並與我市各物業企業簽訂了責任狀,達不到14項標准的就要受罰,還花費4萬多元,印制了物業知識宣傳畫、宣傳手冊。向全市市民發放住宅小區文明創建倡議書,並將倡議書內容錄制成CD光盤、磁帶,在小區、學校、商業繁華區等公共場所播放,掀起全民共創、共享安定、和諧、潔淨、有序美好環境的高潮。
老舊小區新整治,關系到百姓生活,也關系到整個城市的『臉面』和文化底蘊,它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及管理水平,是城市整體形象的表現。還是那句老話:愛護美好的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