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 『六一』兒童節臨近,『留守兒童』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記者日前從省婦聯獲悉,目前,我省留守兒童已達10餘萬人,年齡多在6至14歲,在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等城市周邊農村較集中。專家認為,由於長期缺少父母關愛,留守兒童易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性格,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
日前,記者驅車來到阿城區小嶺鎮中心小學,這是一所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全校457名學生中有44名留守兒童。記者發現,留守兒童大多性格內向,並且很喜歡『抱團』在一起玩。12歲的杜金成告訴記者,父親肺結核加重了,前兩天不得不從哈爾濱的工地辭職回來養病,雖然他很擔心父親的病情,但杜金成仍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父親終於有時間陪他了。
杜金成平時很老實,但衝動時也會動手打人。杜金成說,這兩年他很不開心,父母出去打工了,他只能和63歲的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年最多回來一次。每當特別想父母時,他就不愛說話,最多時一兩天都不和別人說話,因為這樣小玩伴現在都不理他了,他感覺更孤獨了,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小嶺鎮中心小學校長高麗娟告訴記者,留守兒童多正處於身心發育時期,由於長期沒有父母監管普遍缺乏安全感,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因為過於思念父母而影響學習的情況很普遍。華醫過敏醫院院長、省過敏聯盟委員會主任費秀天介紹,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千餘過敏聯盟醫生將在兒童節發起牽手留守兒童行動,給孩子們更多心理關愛。費秀天認為,要想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等各個方面的關注與共同努力。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課,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孤獨、缺乏安全感的苦惱,能讓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