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 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的建築中,一座城市要想被人深深地刻在腦海中,必須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二十一世紀的區域競爭將逐步從經濟競爭轉變為以文化為核心的綜合競爭,這成為很多城市經營者的共識。
佳木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解放戰爭時期,不僅是合江省省會,而且有過歷史的輝煌,被譽為『東北小延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在決定中國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歷史關鍵時刻,黨中央提出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戰略決策,派遣了2萬名乾部、10萬名八路軍、新四軍部隊進入東北,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東北解放戰爭的歷史畫卷。194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張聞天來到佳木斯,擔任合江省委書記、合江軍區政委。合江省委提出了『一個中心,三項任務』的工作方針,以發動群眾實行土地改革為中心,開展剿匪、建政、發展生產支援前線,開創了合江省武裝斗爭和經濟建設工作的新局面。同時,延安各大學、學院、文化、教育、新聞機構等及各文藝團體東渡黃河,挺進東北,匯集到佳木斯,給沈睡千年的黑土地注入了活力,使佳木斯成為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戰略後方,並在佳木斯的歷史上熠熠生輝。
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由市檔案局、市地方志辦牽頭,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編纂了110萬字的大型歷史文集———《佳木斯東北小延安》。此文集將為佳木斯的文化名片再添耀眼的紅色之光。
這部大型歷史文集分為文獻資料、歷史回眸、英雄人物及人物專訪等篇章。毛澤東、劉少奇、陳雲、張聞天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論述東北根據地的有關歷史文獻被集中收錄。
《佳木斯東北小延安》主編富宏博介紹說,此書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長郝敬江擔任編纂委員會主任,並首次披露我市81歲的原文化局史志辦主任馬珩當年采訪李范五(曾任中共合江省工委書記、合江省委副書記,建國後任黑龍江省省長)介紹佳木斯———東北小延安由來的情景。1947年2月的一天,時任中共中央北滿分局書記陳雲到合江省檢查工作,聽取了李范五代表合江省委的工作匯報。一天早晨,李范五陪陳雲散步,看到佳木斯到處是延安遷過來的文化、教育等各團體,見到了許多從延安來的各方面文化名人,很有感觸地說:哎呀,佳木斯成了『東北的延安』了。李范五把陳雲的話向張聞天做了匯報,張聞天急忙讓省委組織部長劉英記下來,並立即召開省委機關乾部會議,向全體乾部傳達說,陳雲書記說我們佳木斯是『東北的延安』,你們受鼓舞嗎?全體乾部鼓掌表示繼續努力工作,從此『東北小延安』在全東北叫響了。
此文集將在黨的生日前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