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6月1日訊 蘭西縣積極引導農民將增收的重點轉移到自主創業上,幫助農民通過各種渠道自主創業,拓寬了農民的致富門路,實現了增收致富。目前,這個縣自主成功創業的農民達到1.77萬人,創收1.8億元。
依托優勢產業創業。亞麻產業的集群發展,『打麻牌、發麻財』的寬松創業環境,使得一些農民抓住了創業機遇,他們充分利用縣裡為創業人員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的資金支持,有的搞編織、有的做輔料,大辦『鄉村工廠』和『炕頭車間』,積極參與到亞麻產業發展中來。康榮鄉榮崗村農家婦女郝金鳳,熟練掌握亞麻汽車座墊編織技術後,創辦了亞麻汽車座墊編織企業,帶動了700多人從事亞麻汽車座墊編織,年編織量達2萬套,不但本人年收入8萬元,還帶動農民年增加收入150多萬元。目前,全縣依托特色亞麻產業創業的農民就達1200人。
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創業。種植特色經濟作物是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近幾年,隨著市場需求,這個縣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強勢發展,縣裡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進行推動,部分農民通過種植特色經濟作物創業。臨江鎮農民霍玉武,通過在外地打工,掌握了溫室、大棚生產蔬菜的實用技術,回鄉創業,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投資8萬元建立了第一棟溫室大棚,當年純收入4萬多元,目前,他建溫室、大棚9棟,年純收入30多萬元。榆林鎮林昇村農民樊樹祥,依托鎮內的大牲畜交易市場,籌集資金400餘萬元建成了標准化養殖場,購進標准化奶站設備。現存欄奶牛259頭,年產鮮牛奶1000噸以上,年收可達30萬元以上。目前,這個縣依托特色種植業養殖業進行創業的農民達到5000人。
外出務工經商創業。勞務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民到外地打工,一些農民通過走出去開闊了眼界,掌握了各種信息,學到了實用技術和經驗,也積累了創業資金,進而通過自身不斷努力逐步實現創業。北安鄉平安村魏高莊農民張志君在銀川市創辦了彩鋼板廠、油粘廠和泡沫板廠,固定資產達到600多萬元。農民尹亮夫婦在銀川市搞玻璃加工,年收入達到40萬元。目前,該縣在外地務工經商創業的農民達1萬人。
依靠服務業創業。服務業點多面廣,領域寬,機會眾多,是農民創業的重要方向。榆林鎮的部分農民依托本地特色小吃筋餅,開設餐飲小吃店,目前在該鎮已經形成了餐飲一條街,每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燎原鄉農民高曉林、高海林和高路林三兄弟創辦的以修路、建橋為主營業務的大慶市開發區路橋公司,公司員工有500多人,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目前,全縣依靠三產服務業創業的農民達到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