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開幕式彩排之江上巡游 一舟江中過美景醉游心
2011-06-03 11:04:42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日上午,首屆中國哈爾濱松花江濕地旅游文化節開幕式大巡游預演,圖為演員們在松花江哈爾濱段狗島上表演。本報記者 張清雲 攝

雄偉壯觀的松浦大橋本報記者 張清雲 攝

  生活報6月3日訊 哈爾濱境內的松花江,包括從上游雙城市境內拉林河口至下游依蘭縣境內民主屯區段,由西向東緩緩流淌489公裡,江面開闊,水量充沛,形成哈爾濱城市中獨特的水上風景線。市區段從澇洲至大頂子山航電樞紐處全長123公裡,流域內的五島十灘將打造成『近自然』的河流濕地行百裡生態長廊,成為哈爾濱這座北方名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9時50分,松江濕地旅游文化節彩排活動進入到了江上巡游環節。伴著一聲汽笛聲響,開始了松花江濕地游的美妙之旅。乘著這艘游船,記者帶您搶先欣賞一下主要景點的美麗風光。

  第一站濱洲鐵路橋:觀賞松花江上 最早鐵路橋

  當游船駛離了防洪紀念塔港口,向西航行一段行程後,眼前出現一座鐵路大橋,這座大橋橫貫松花江南北兩岸,綿延千餘米,這座大橋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跨江橋梁,它就是松花江濱洲鐵路大橋。它是現代哈爾濱城市建設的起點。1898年正是這座橋的選址建設拉開了中東鐵路建設的大幕,大批的歐洲僑民和闖關東者湧向鐵路建設工地,短短的幾年間就形成了國際大都市的雛形。

  在江上駛過這座橋,我們就從道裡區進入了道外區,穿過這座鐵路大橋的鐵道,就是兩個區的分界線,道裡、道外由此而來。

  第二站狗島:體驗野餐野浴野營

  船行至狗島,可充分體驗哈爾濱濕地文化裡的『三野』生活習俗——這也是受外來文化尤其是歐陸文化影響較大的習俗,就是『野餐、野浴、野營』。最初是一些俄僑的青年男女在太陽島上開展『三野』活動,他們的愛情在太陽島上生長,他們的幸福在江畔濕地流淌,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這片樂園,逐漸形成了江邊濕地自由快樂的生活情趣,這一習俗也影響了哈爾濱人,於是流行開來。

  多年以後,如今的哈爾濱,仍然流行假日裡舉家出游的習俗。

  第三站松浦大橋:眺望哈市首座斜拉橋

  乘船繼續前行,眼前一座大氣而又分外奪目的橋即為松浦大橋。松浦大橋南起道外區南勛街,北至松北區永勝路,全長4公裡,主跨跨徑208米,位居全國第8位。主線橋梁長度3.45公裡,由南引橋、跨江大橋和北引橋三部分組成,橋寬接近40米,雙向八車道,兩側各設2米寬人行道,最大高峰每小時機動車流量近萬輛。

  松浦大橋為斜拉橋,108根鋼纜索的安裝也很有『講究』。該橋對構建哈爾濱公交線路的跨江連接新通道,打造哈爾濱『半小時生活圈』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第四站阿什河口:尋訪金清兩代發祥地

  10時30分,游船行駛到了一片寬闊的水域,這裡就是阿什河口。阿什河是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最大的支流,全長257公裡。阿什河作為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是女真族人、滿族人的聖水,曾經孕育了不朽的文明。如今,位於中游的成高子鎮三家子的『伏爾加莊園』就是在原生態的阿什河濕地基礎上建設的以俄羅斯建築、文化、藝術為主體的生態旅游新景區,同時也是本屆濕地節重要線路之一。

  第五站濱江濕地:品賞百鳥棲息潭池密布

  10時50分,游船進入到松花江民主段。濱江濕地,因坐落在道外民主鄉和巨源鎮,我們也把它叫民主—巨源濕地。它位於下游近郊段,有100多平方公裡的沿江水上生態濕地保護區。濕地內有萬畝蒲田、成片菱角塘,棲息著灰鶴、白鸛、江鷗、野雞、野鴨、大雁、釣魚郎等近百種珍稀鳥類和多種魚類。水域景觀豐富,沼澤、灘涂、水面、潭池星羅棋布,湖湖相扣,景象壯觀。

  這裡還是城市市民水上活動、濕地觀光的絕佳場所。今年游客就可以到巨源鎮七星島的水上樂園嬉水,也可以到高檔垂釣區放線了;民主鄉將來還要建成全國最大的『萬畝荷花塘』,那將是無比壯觀的景象。

  傳說金代皇家選擇這裡的魚作為貢品晉獻給遼國皇帝,因其肉質細膩、鮮嫩,味純正、養顏益壽,而成皇家專用之物,八百裡加急,專兵護衛;巨源鎮有金源文化的重要古城遺址,是我省重大的考古發現。

  第六站呼蘭河口:探尋城區內最大濕地

  11時,游船進入到了寬闊的江面,較之我們之前的航道也開闊了許多,這片水域就是呼蘭河口。呼蘭河口濕地是呼蘭河進入松花江後,呼蘭河所形成的最後一塊濕地。這片濕地是我國目前為止位於城市中心區內的最大濕地之一。從地圖上看整片濕地沿松花江北岸呈帶狀延伸,就像一道美麗的金邊,鑲嵌在呼蘭區的最南端。

  區內擁有大量的鳥類、魚類,種類十分豐富。呼蘭河口濕地區內有鳥類佔全省鳥類種數的63%,佔全國鳥類種數的18%。湖泡魚類有66種。自然保護區建成後,這裡將成為寶貴的松花江濕地生物多樣性物種庫和基因庫。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