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6月3日訊 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牡丹江市今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已全面啟動,全市三大作物參保面積核定為181萬畝,計劃發展能繁母豬保險25000頭。目前,種植業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正處於農民預繳保費階段,投保工作預計將於6月10日左右基本結束。
據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采取政府推動,市場運營等原則,由各級財政對農民投保給予較大比例的補貼,是黨和國家支農惠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分散農業風險、補償農業損失、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將起到強有力的支橕作用。去年,我市共有約175萬畝耕地參加了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農戶42000戶,當年總賠付額達到1306萬元。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是目前我市惟一一家開展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公司。據該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今年全市將有181萬畝耕地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面積比去年略有增加,保險范圍涉及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糧食作物,保險期為作物從返青、出苗開始到成熟期為止,賠付范圍包括發生乾旱、洪澇、大風、冰雹、霜凍、低溫冷害、病蟲害等造成的絕產或綜合性減產。今年每畝保費仍為15元,中央、省、縣(市、區)財政仍以補貼的方式,為農民分擔絕大部分保費。
我省今年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部分方案進行了微調,以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為例,新方案規定:『縣(市、區)財政承擔的保費比例不低於15%,參保農戶承擔比例不高於20%』,對比往年增加了『不高於』和『不低於』的表述,這使得保費分擔比例更具彈性,縣(市、區)政府可以自主為農民提供更高層次的補貼。另外,森工系統今年首次加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行列,目前,我市區域內已有八面通等多個林業局要求參加保險,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正與其就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事宜展開接洽。
養殖業政策性農業保險方面,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市分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該公司今年在市轄區范圍內,計劃開展25000頭能繁母豬的保險業務。該公司正在積極向上爭取支持,爭取早日為農民辦理投保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