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語文教師點評高考作文:觀時事拓視野是命題大勢
2011-06-08 07:42: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1年新課標卷高考作文題目

  中國崛起的特點

  據美國全球語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紀十大新聞,有關中國作為經濟和政治大國崛起的新聞排在第一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聞。該所跟蹤了全球75萬家紙媒體、電子媒體及互聯網信息,發現其中報道中國崛起的信息有3億多條。

  對於中國的變化,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變化是什麼?《中國青年報》在中國網民中進行了調查,結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別是:經濟成就、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進程和開放程度。根據以上材料,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選好角度,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我省高考語文評卷顧問哈市首席教研員劉金星:

  政論題味濃

  偏離考生所想

  今年高考作文試題中要求『根據以上材料,談自己的所思所想』。命題者的意圖是引導考生獨立思考而不是人雲亦雲,給考生提供展示個性的空間。這可能會讓習慣於新八股的考生手足無措。

  我曾叮囑過考生:一方面不要聽信任何人押的題;另一方面要認真審題,既要審清作文的一般要求,也要審清作文的特殊要求。今年的高考作文,沒有審清特殊要求而仍舊古今中外羅列事例的考生勢必要吃虧,片面追求文題的華美和開頭的排比等外在形式美的考生也不會佔什麼便宜。

  雖然『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似乎既在文體上有放有收,又在立意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就議論文而言,既可以從宏觀上談『值得稱道的』成績,又可以從宏觀上談『值得關注的』的特點,也可以抓住『經濟成就、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進程和開放程度』中的任何一點談開去。這樣的作文題目,雖然考生也可以寫出其他文體的作文,但很可能會有不少考生不自覺地寫成了政論文。

  由於現在廣大考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文化學習方面而不在關心時事方面,這樣的高考作文題就在客觀上離考生的思想實際比較遠,就在作文題目的難度上超出絕大多數考生的思想和寫作水平。

  另一方面,作為多個省區的全國統考題,這樣的作文題在考查效果上要打折扣,因為該題似乎多了點政治論述題的味道而使語文的味道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清華大一學生解立坤(哈師大附中畢業去年高考語文139分):

  難寫擅長的人不多

  說實話,看到今年高考作文材料後第一感覺是題目確實比較難寫,與很多人擅長的方向相去甚遠。

  思考一會兒後,發現材料最大的好處是幾乎不會跑題,很適合形成論述類文章。如果我寫,我會著重注意辯證法在議論中的運用,因為創作此類型的作文時,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展現出來。

  材料中給出了六點有關中國崛起的特點,如果讓我選擇,我會優先選擇自己熟悉的方面論述。最好是能有一方面自己認為擁有與眾不同的見解,那麼就在這點上重點突出。比如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近幾年在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時,表現出的堅挺、積極應對的措施等,都是大家所熟知且有很大發揮空間的。但與此同時,由於辯證的存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必定會帶來負面影響,這樣從出現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中,我們又可挖掘出只屬於自己思想的內容。

  如果沒有思路的話,我會選擇范圍較廣、可寫內容較多的方面,但寫出的文章易趨於大眾化。如果是我不太熟悉或拿不准的特點,我是不會去涉足的。

  『中國崛起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今年高考作文的命意好高。仔細想來,新課標以後,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拓寬視野是大勢所趨;抬起頭來看社會、放開眼來看世界、開動腦筋圖未來是課改的用意所在。因此,能夠命出這樣的高考作文題也就不奇怪了。我所關注的是面對此題,考生們將會寫出怎樣的『奉命作文』?

  倘若明白命題者可能的命題意圖之一是喚起『90後』對於國家(民族)的自豪感,讓中華民族充滿信心、富有尊嚴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就可能寫成歌頌在黨的正確英明領導下,國家方方面面的巨大成就和變化,成為『歌德派』。

  倘若明白命題者可能的命題意圖之二是勘驗『90後』體察生活細節、關心社會變化的能力,善於以小見大,能夠『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片花瓣做文章』,那就可能寫成抒發生活的美好與甜蜜,人生的浪漫與柔情,成為『婉約派』。

  倘若明白命題者可能的命題意圖之三是考察『90後』的危機意識、懮患意識,能夠充分了解祖國的國情,世界的發展,那就可能寫成『第一位』的不足,『崛起中』的隱懮,成為『理智派』。

  倘若明白命題者可能的命題意圖之四是檢驗『90後』的思想高度、思維長度,能夠判斷一個國家真正崛起的標志到底是什麼,那就可能寫成在充分肯定『中國的這些變化』的同時,提出未來中國真正崛起的新觀點,比如價值、理念、文化輸出等,成為『思索派』。

  不管寫什麼,都不能成為『憤青派』、『悲觀派』、『鄙視派』、『空洞派』。

  高考作文歷來評者如潮,見仁見智。其實評論命題內容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因為高考作文其本質還是『奉命而為』,應主要看看我們的孩子們能說什麼,會說什麼。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