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9日訊 哈師大附中政治組組長、黑龍江省兼職教研員楊劍,黑龍江省示范高中『走進新課程』教學觀摩研討教學設計一等獎獲得者、哈師大附中政治教師董麗君認為,與去年相比,文科綜合政治試題結構穩中有變,整體難度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題型分布有所調整
首先,各模塊在不同題型中的分布有所調整,《文化生活》沒有在選擇題中出現,主觀題中有兩問,《生活與哲學》在選擇題中由原來的4道變為5道;二是主觀題的題量較之去年略有下降,由原來的五大問8小問變為五大問6小問;三是『四選二』的組合式選擇題,由原來的11道變為7道。
既重基礎又重經驗
知識上注重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知識的整合與遷移。如13題的出口品牌建設、20題的認識過程、38題第2問、19題的秸稈聯系、21題的漫畫《永不走路,永不摔跤》、17題的人大會議對公眾開放等。此外,『新』還表現在,不僅包括『有關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即教材、課標中的知識,也包括『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重大時事和相關信息』,即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的四個必修模塊之外且與之有關的時政信息,還包括『自己知識庫中有關知識、基本技能』,即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
考查考生三種能力
試題著重考查了考生的三種能力:一是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如38題第2問——假設你是企業的經營者,你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二是辯證思維能力,如13題中國出口的成績與問題;三是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如18題黨的成就的根本原因、《生活與哲學》選擇題中關於人的認識能力。
考題回歸學生生活
無論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試題的背景材料是近年來的重大熱點,如科技、自主品牌建設、信息技術產業、同命同價、建黨90周年、《侵權責任法》等。此外,選擇題的題乾、主觀題的設問及答案,也無不充滿著生活的氣息。同時,熱點是以主乾知識為基礎的,如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公民的權利、黨的性質、聯系的特點、意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