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綠色產業助農民增收
2011-06-09 10:41:30 來源:牡丹江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9日訊 牡丹江立足自身優勢和特色,緊緊抓住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民增收這個核心,以打造中國綠色有機食品之都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高效、品牌、富民農業,帶動農民增收。

  牡丹江市森林覆蓋率高達68%;高出全國平均30多個百分點,境內有鏡泊湖、蓮花湖和牡丹江、穆棱河、綏芬河三大水系;全市『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少,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是生產綠色有機食品的天然原料車間。其中火山岩大米、寒地果、優質大豆等享譽國內外。

  牡丹江市制定了《綠色(有機)食品之都建設規劃》,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引進和培育了紅星、皜月、雨潤、鑫鵬、響水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0戶。全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320萬畝,佔耕種總面積的49%: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533個、加工總量42萬噸;建成了10萬頭國家級綠色肉牛養殖基地和20萬頭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畜牧業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以上;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24.4億袋(塊),佔全省的50%以上,榮獲『中國食用菌之城』和『中國肉牛之鄉』等榮譽稱號。

  牡丹江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境外農業,鼓勵農民經營主體『走出去』,把綠色(有機)食品種植到國外,加強與俄、日、韓及臺灣地區的農業合作,目前,在俄羅斯種植面積達到316萬畝,佔全省的49.%。我們生產的綠色(有機)食品產品已遠銷到俄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牡丹江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綠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面積達到320萬畝、認證產品200個,『三品』加工總量120萬噸。新建和完善養殖小區50個,養殖大場320個;食用菌種植規模擴大到24.4億袋(塊);果菜、北藥等種植面積達到140萬畝。全市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總量實現70萬噸,銷售收入60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600元;到2015年,全市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總量實現70萬噸,銷售收入60億元,拉動農民人均增收50%,可使農民的年純屬收達到1.8萬元,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把牡丹江市建設成全國綠色有機食品品牌中心、研發中心、集散中心和展銷中心。

  目前,牡丹江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363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153元,同比增長20.7%,連續8年位居全省第一,成為全省農村最富裕的地區。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