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曾是李兆麟與馮仲雲秘密接頭地點 紅色遺址天泰棧被拆
2011-06-10 09:32:0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宇 鄭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天泰棧原貌

 天泰棧現已被夷為平地

  東北網6月10日訊 6月2日,哈爾濱市天泰棧——『李兆麟與馮仲雲秘密接頭地點』被夷為平地。天泰棧為哈爾濱市第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建築已更名為歷史建築)。『巴洛克』街區內又一保護建築被拆,市民不禁質疑,消失的保護建築究竟由誰來管?

  曾是革命秘密接頭地點

  6月9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街與景陽街交口,看到天泰棧這棟保護建築已經被拆。透過印有『一個講述老道外故事的地方』字樣圍欄的縫隙,可以看到原天泰棧所在地已經被殘磚斷瓦取代,變成了一片廢墟。經詢問靖宇街上幾家商服的經營者,他們都說,6月初的一天早上,大家就發現街口的老建築不見了。

  『天泰棧被拆除了!』3日早上,曾一智在北京接到電話後,久久不能平靜。『還是沒保住……』她喃喃著,話語中帶著遺憾和悲憤。

  曾一智,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今年3月,記者在采寫《老道外中華巴洛克街區的一聲嘆息》時曾采訪過這位專家。

  曾一智說,天泰棧歷史沿革清晰,歷史資料也較為豐富,不僅有老照片、經營者姓名、經營規模等歷史記錄,還有當年地下工作者的回憶錄及黨史研究者的文章可以佐證,具有珍貴歷史價值。

  天泰棧不僅是哈爾濱的老旅館,還是抗戰時期李兆麟將軍初來哈爾濱與時任滿洲省委秘書長馮仲雲的接頭地點,也是國際情報組織東北地區情報組負責人莊克仁與負責收集侵華日軍情報的情報員的接頭地點。這座建築作為接頭地點有很多優勢,其不僅與主要街道靖宇街、景陽街、純化街交界,還能從純化街進入仁義巷、新市巷、染坊胡同、桃花巷等小街。

  無用的『申保』努力

  2009年10月,文化部公布實施《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後,曾一智曾向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遞交多份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其中涉及道外區的就有天泰棧。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在接到申請後立即予以認定,因此,天泰棧舊址已經具有不可移動文物身份,而其建築藝術的價值也被肯定——在幾年前,這處舊址已被哈爾濱市規劃局納入第四批擬定的保護建築范圍。2010年10月正式公布的哈爾濱市第四批歷史建築(保護建築已更名為歷史建築)中,天泰棧舊址依然在冊。


  2010年,『商業金融業用地』的中華巴洛克二期工程啟動一年多的施工過程中,天泰棧盡管被拆了門窗、隔斷和樓板,但大梁和屋頂還沒拆,不像其他建築都拆成一堵牆。因為這裡處於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的最核心部分,是規劃部門多年來始終重點保護的對象。到了2010年4月初,這裡纔蒙上綠紗網。很多哈爾濱市民都在推想這是在進行修繕。但是沒想到這棟保護建築在6月2日一夜之間消失了。

 

  『在建黨90周年前夕,又一處革命遺址因經濟利益永遠離開我們,離開哈爾濱。』曾一智在博客中這樣寫道。

  消失的建築歸誰管?

  從中華巴洛克改造工程動工,大拆屢禁不停。曾一智在得知天泰棧被拆後,就向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名城保護處和規劃執法監察局舉報。但規劃執法局說,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不能直接向他們舉報了,必須通過城市管理服務熱線12319。曾一智只能向12319反映了這一情況,但至今還沒有回音。

  記者通過市城鄉規劃局的網站查詢到天泰棧屬於哈爾濱保護建築,但就天泰棧被拆一事諮詢市城鄉規劃管理執法監察局時,該局的工作人員同樣表示,必須先通過12319反映情況,再由12319統一分配給他們局裡纔能處理。而在撥打12319反映此事後,截至發稿前,該熱線還沒有給出回復。

  天泰棧

  『中華巴洛克』,就是中國化的巴洛克建築風格。這種建築為『前店後宅』的四合院式民居商市建築,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傳統的,立面造型則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裝飾又以蝙蝠、石榴、金蟾等具有傳統吉祥意義的圖案為特色,屬中西合璧式建築。現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街區改造區域為——北起道外區靖宇街,南至南勛街,西起景陽街,東至南四道街。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