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哈市水文局了解到,目前松花江哈爾濱段水位達到116.48米,比往年同期高一米左右,高水位對松花江周邊的濕地形成補充,濕地植被都被充分滋潤,反過來濕地也發揮了『城市之腎』的作用,松花江八成江水的雜質被濕地淨化。
高水位帶來契機
據水務局有關專家介紹,自從1998年以後,松花江哈爾濱段一直沒有出現過高水位,導致部分濕地在十幾年內沒有經歷正常的衝刷和浸泡,缺少了濕地需要的自然變化。
而今年由於上游的第二松花江、嫩江和拉林河等都呈現漲勢,同時還有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調蓄,使松花江哈爾濱段水位比往年同期的水位高出1米。高水位就代表『水大』,這對濕地植物的生長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充分滋潤濕地植被
松花江的源頭在長白山,植物種子隨江而下,來到哈爾濱段生根發芽,所以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植物幾乎涵蓋了松花江沿岸的所有植物科目。
專家說,哈市周邊的濕地多是一些沙地土壤,在沙地下是有一層淤泥土地的,這層淤泥富含植物生長的養分。當水位高時,水流流速變快帶動沙土,而在流動過程中一部分沙子沈積形成了沙層,一些微量元素、淤泥也逐漸沈積,形成了有養分的淤泥層,一些植物的種子夾雜其中,孕育生長,所以說今年的高水位滋潤了濕地植被。
濕地淨化江水
濕地有著『城市之腎』的稱呼,淨化水質也是濕地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據哈市水務局劉?介紹,目前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水中雜質,有八成被濕地淨化。
據專家介紹,淨化可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水生植物可以過濾水中的雜質,提高水的純淨程度;其次,水中的一些礦物質和化學物質,都會被濕地植物所吸收,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將有害物質吸收、減少;最後,一些植物死亡腐爛後,形成生物菌,成了水質中養分,給動植物帶來補充,不斷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