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酒香也怕巷子深 綠色食品產業哈洽力打宣傳牌收獲大訂單
2011-06-18 15:10: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洽會上的綠色食品產業展區。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綠色食品產業參展產品受到客商青睞。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6月18日訊 (記者 印蕾)388個展位,佔總展位數量的12.9%;659家參展企業,80%以上是全省行業中的骨乾企業;22個項目簽約,簽約額30億元。在第二十二屆哈洽會上,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強勢出擊,驚艷亮相,滿載而歸。

  二十載耕耘 擦亮金字招牌

  起步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我省綠色食品,經過20年的開發,特別是後10年的快速發展,已牢固確立了在全國的綠色食品大省地位,連續10年穩居全國龍頭地位。

  2010年,全省綠色食品種植面積6100萬畝;全省綠色食品實現總產值750億元;實現銷售額300億元;全省農民人均綠色食品收入1100元。綠色食品原料基地規模全國領先,綠色食品經濟總量全國第一,『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居全國首位,綠色食品市場網絡建設走在全國前端,綠色食品農民收入列全國前茅,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全國靠前。

綠色食品產業參展產品受到客商青睞。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通過嚴格過程控制、增加科技檢測等措施,不斷強化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監管,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多年來,我省『三品一標』產品抽檢合格率一直在98以上,未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得到了農業部的高度評價。

  開發綠色食品,使黑龍江成為綠色、放心食品的代名詞,樹立了我省農產品品牌形象。


 

  力打宣傳牌 哈洽隆重登臺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通過登上哈洽舞臺,廣泛宣傳推介讓更多的人接受綠色消費理念,擴大黑龍江綠色食品影響力,樹立我省農產品品牌形象亦是必要。

  走近本屆哈洽會主會場的A展區,北國農村常見的『板杖子』圈圍的展臺上,盛開著一叢叢黑木耳、猴頭菇;藍莓果乾、果汁、果酒、果脯、果醬、果醋、果粉;五常大米、響水大米……品類繁多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及名特優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綠色食品產業參展產品受到客商青睞。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了解到,本屆哈洽會將原現代農業暨綠特色食品展區改為綠色食品產業展區,突出加快建設綠色食品強省的主題,切實體現省委省政府把綠色食品作為十大重點推進產業的要求。綠色食品產業展區的總展位數為388個,佔哈洽會總展位的12.9%,是本屆哈洽會最大專業展區。展品豐富,參展產品涉及種類有水稻大米類、大豆及大豆制品類、山特產品類、水產品類等11個大類1500多種產品。與往屆相比,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展品有所增加,屬於精深加工多達300多種。參展的系列產品增加,參展產品中原糧、初加工產品較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包裝講究、方便實用和即食加工品以及系列產品。新開發的展品增加,參展的產品中有近百種屬於近幾年新開發和研制出來的產品,是歷屆哈洽會新產品參展最多的一次。

綠色食品產業參展產品受到客商青睞。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綠色食品經貿項目收獲大訂單。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收獲大訂單 目標延伸跨越

  泰來縣政府與北京恆達盛世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四萬畝『歐李果』種植及深加工,金額12億元;綏化大眾肉聯公司與長春信恆工貿有限公司簽訂無公害分割肉銷售項目,金額1.8億元;鶴崗市三江平原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巨龍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大米銷售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金額1.5億元……

  6月16日,哈爾濱國際會議中心413會議室氣氛熱烈,第二十二屆哈洽會綠色食品經貿項目簽約儀式在這裡舉行,共有16個項目當場簽約。

  據統計,本屆哈洽會上,綠色食品展團共簽訂項目22個,簽約額30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經貿項目8個,還有一批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之中。

  『十二五』開局之年,省政府批准省農委『四大工程』建設專項行動,加快推進原料大省向加工大省跨越。繼去年省委、省政府把綠色食品作為全省重點推進的十大產業之一後,今年,省政府又批准實施了綠色食品『四大工程』建設專項行動,力爭經過三年努力,使綠色食品產業成為集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經濟優勢為一體的低碳型優勢產業,實現『三個延伸』和『一個跨越』,即加快由初級產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由種植業向畜牧水產養殖業延伸、加快國內市場向全球市場延伸,叫響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最終實現綠色食品原料大省向綠色食品加工大省的跨越。到2013年,全省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7200萬畝,實物總量3400萬噸,實現總產值1610億元。

  哈洽盛會的滿載而歸,將助力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延伸、跨越的步伐更加堅定。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