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中考作文:話題選角度 命題審題意 材料抓關鍵
2011-06-20 09:11:3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針對哈市中考語文作文『三選一』新變化,蕭紅中學名師楊虹指導考生

  由於今年哈爾濱的中考語文作文首次由過去的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選一』,變為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三選一』,蕭紅中學初四語文把關教師楊虹在本報19日舉辦的『名師公益大講堂』上,就如何寫好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進行了詳細講解。

  楊虹提醒考生,在考場上要審清題意,切忌跑題。寫記敘文應有具體事件的細節描寫,要寫出真情實感;議論文在段首就要亮出觀點,論證嚴密有力,首尾呼應。在情感方面,立意要反映當代社會的主旋律,思想積極向上,說真話、抒真情。

  話題作文:從反面切入易出新角度

  話題作文是一種以某個話題為中心的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自定內容的自由式開放性作文。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就是引發談話的由頭。比如說,『低碳生活』、『世博會』就是目前的熱門話題,它可以引發人們無數的見解和議論。其實,話題只是一個引子,考場作文只需要從話題出發,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體裁寫作,內容與話題有關即可。

  話題作文審題技巧包括:

  ①給話題添加修飾語。如『選擇』這一話題,運用添加修飾語的辦法,可變為『面對困難時的選擇』、『面對誘惑時的選擇』……這樣一來,作文思路一下就明朗起來,許多新鮮的故事和題材便會源源而來。

  ②從話題的引申義切入。審題時不能只局限於『話題』關鍵詞的本義,而應從其引申義或比喻義等廣義角度切入,思路就會變得開闊起來,文章也容易寫出新意。

  ③從話題的反面切入。有時從正面入手覺得思路受阻,不妨反其道而行,也許就會將思路一下打開,擬出一個很有新意的角度,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④從話題的多個角度思考。如蘇軾對廬山的觀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達·芬奇畫蛋的體會:『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一下角度,形狀便立即不同了。』

  命題作文:審清題意將寬題變『窄』

  命題作文一般會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應試者根據這個給定題目進行寫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場面等要素,內容呈現豐富多彩的傾向:或貼近考生生活,或啟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導考生聚焦社會熱點……給選材提供空間。中考命題作文絕大多數文題涉及的內容貼近考生生活;大題、寬題大大多於小題、窄題;記敘文題大大多於說明文、議論文題。

  命題作文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單純以『命題』出現,前後沒有提示或導語,這種形式限制較少,審題上沒有障礙,讓考生有相當寬泛的選材范圍。二是以『提示語+命題』的形式出現,通過導語或提示語,在審題和選材上對考生進行一定引導,同樣有較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

  寫作文的第一步是審清題意,審題時,要全面閱讀,包括題目本身、提示語、要求等,要做到『瞻前顧後、一字不漏』。要審清題目的每一個詞,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義。例如題目《門其實開著》中的『其實』就表示文章內容前後要有轉折:原來誤以為『門』是關著的,後來認識到自己錯了。寫作時文章主體就要表現『發現錯了』的過程。

  在寫作中,要抓住審題得到的信息,看清有多少限制條件,如對象、時間、地點、內容、數量等。例如《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我』是對人物的限制,寫作時要按第一人稱寫,與『我』無關的內容不可以寫;『輕輕』是從程度上限制,說『語文』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走過』是從時間上限制,說明『語文』對『我』已產生影響。

  在取材立意上,要『大中取小,以小見大』。第一,將寬題變『窄』。第二,將大題變『小』。

  材料作文:關鍵詞句是寫作突破口

  材料作文一般只給出一些文字或圖畫材料,要求考生根據所給內容自己命題寫作,題目的確定完全靠考生自己對所給材料的理解與把握。

  材料作文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或材料中重復的句子往往是『文眼』,蘊涵著材料的主旨,可以把它作為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例如:『大學生走向社會,就如同獵手走進了森林,不應只讓他們帶乾糧,還要教會他們怎樣使用獵槍。』『乾糧』與『獵槍』就是這段材料的關鍵詞,考生立意前要搞清兩者的關系。乾糧帶得再多,也有吃完的時候,只有會用獵槍纔能保證不挨餓。從這點來講,『獵槍』比『乾糧』重要得多。

  另外,考生還可以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例如:『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他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材料中『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把貶斥之情溢於言表,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較恰當。

  考生也可以從辨明材料的內在關系入手立意寫作。例如《引狼逐鹿》:『美國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護區內,原先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狼消滅了。十幾年後,鹿群由四百只發展到四萬只,但體態愚笨,失去了昔日的靈秀。植物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踐踏而凋零,鹿也由於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動所帶來的體質衰弱而大批死亡。於是人們再次把狼請進來,鹿又奮力奔跑了……』

  從材料看,鹿和狼、鹿和周圍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狼和鹿共處,纔能保證它們不失本性,保持生態平衡,為此可立意為:『生態平衡是自然界的規律,自然規律不可違。』從鹿和周圍自然生活環境的關系看,鹿沒了天敵,生活安逸就會失去抵抗天敵的能力,只有狼介入,鹿纔能恢復生機,又可立意為:『生於懮患,死於安樂。』所以審題很重要,寫作不可偏離材料內容。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