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0日訊(記者 梁鐫文) 6月20日,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在哈爾濱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走紅色通道、展龍江新貌』為主題。在啟動儀式上,哈爾濱市委黨史委專家崔貴海詳細介紹了『紅色之路』的歷史背景。
提起『紅色之路』就不能不說中東鐵路。崔貴海介紹,中東鐵路是沙皇俄國為了掠奪和侵略中國,控制遠東而在我國東北修建的一條鐵路,它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中國革命的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並拓寬了馬列主義的傳播渠道,加快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為古老的東方古國迎來了社會主義的曙光,所以被冠以『紅色之路』之稱謂。它的具體線路南端兩條,即從上海乘船到大連,再由大連乘火車到哈爾濱;另一條是從北京、天津,經沈陽、長春到達哈爾濱。北端也有兩條,即從哈爾濱向西北經滿洲裡,赴赤塔搭上西伯利亞鐵路,直通莫斯科;另一條是從哈爾濱向東南,從綏芬河出境,到達海參崴。
這樣,位於丁字路口焦點上的哈爾濱便成了這條紅色之路上的樞紐和中轉站。馬克思主義思想、蘇聯十月革命勝利等消息都很早傳到哈爾濱;共產國際的使者、赴俄追求真理的中國知識分子,都曾在哈爾濱中轉停留,後經中東鐵路奔赴蘇俄。這樣,就自然形成了一條通往蘇俄和共產國際的『紅色之路』。
『正因於此,馬克思主義的早期傳播在哈爾濱比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早。中東鐵路的建立給哈爾濱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以哈爾濱為中心、貫穿西伯利亞和歐亞大陸橋的路線成為了馬列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特殊、便捷的通道,被稱之為中國革命的「紅色之路」。』崔貴海說到。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