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市大同區突出發展棚室經濟 打造龍江果蔬第一區
2011-06-22 21:44: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孫曉銳 顧少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采訪團成團踏查蔬菜大棚,考察種植作物長勢。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采訪團成員品嘗棚室種植的新鮮果蔬。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采訪團成員深入采訪大慶市棚室經濟發展成就。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6月22日訊(記者 岳雲雪 孫曉銳 顧少宇)突出發展棚室經濟,打造龍江果蔬第一區。22日,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一行參觀考察了大慶市大同區高臺子鎮果蔬園區、薩大路萬畝設施果蔬產業帶,親身感受了『龍江果蔬第一區』的魅力。

  中國航空育種黑龍江基地高臺子示范區內瓜果飄香,豐收的喜悅掛在園區管理者、大慶市農委原主任吳迪的臉上,『冷棚的茄子畝產能達到13000斤,效益那是沒的說。』『我們今年已經在培育自己的品種了,力爭讓大慶的種子早日上天。』

  近年來,大慶市大同區把棚室經濟作為加快農業發展的總抓手,舉全區之力發展棚室經濟,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發放貸款2.6億元,流轉土地3.2萬畝,探索出了一條『創新農業發展方式,以棚室經濟為發展方向,提昇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

  截至目前,大同區已累計發展棚室1.8萬棟,成為全省西部最大的棚室果蔬生產基地。2010年,全區果蔬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產量24.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6億元。其中棚室果蔬產量6.3萬噸,實現增加值2.6億元。全區有9100戶農民參與棚戶經濟,佔農村總戶數的1/4,戶均純增收4萬元,棚室產業走上了農民自願、政府扶持、效益帶動的良性發展之路。

  『我們用不足5%的土地,創造了25%的農業增加值;用1.8萬棟棚室,創造了1/4的農民人均純收入。』談及棚室經濟的發展,大同區蔬菜辦主任楊慧強滿臉驕傲的神情。如今,棚室經濟已成為該區繼傳統種植業、牧業經濟之後,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次深刻變革。

  按照規劃,自2011年起,大同區棚室建設將以每年2萬棟以上的數量推進。到2015年,全區建成棚室10萬棟,露地果蔬生產基地20萬畝,全區果蔬基地面積達到40萬畝。重點建設5條棚室產業帶,6個旅游觀光采摘基地,200個專業生產區。通過全區抓棚室、突出抓基地、重點抓品牌等舉措,大慶市大同區屆時將以全省最大的棚室生產基地精彩亮相,真正成為『龍江果蔬第一區』。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