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車』被扣 車主甘願棄車 執法者:扣車容易 處罰難
2011-06-24 10:10: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健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4日訊 近半年,哈市交通行政綜合執法支隊滯留包括貨運、客運、套牌出租車、假出租車在內的違法違規車輛共計830臺,但其中多數套牌車和假出租車沒有前去接受處罰。執法人員表示,由於取證難、對『黑車』司機無有效控制手段、處罰力度輕等一系列因素,使得『黑車』屢打不絕。

  『黑車』危害猛於酒駕

  『黑車』的形成,由來已久,原因復雜,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公交、出租車等普通大眾的主要出行工具沒能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哈市公交線網欠發達,尤其是一些新建小區居民出行困難。在哈市香坊區三合路周邊,有三合園小區、海富山水文園、森林人家等多個小區,延伸到小區內的只有202路公交車,難以滿足眾多居民的出行需求。沒有營運手續的面包車、摩托車等成為此地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南崗區的鴻朗花園、征儀小區、松北大學城等地皆如此。雖然近些年來哈市交通部門在不斷擴大公交網絡覆蓋率,但距離市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出租車難打,『黑車』來填空。近幾年來,很多市民遭遇過打車難,有時甚至想合乘都難。由於出租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沒有營運手續的私家車或者假出租車進入出租車市場從事非法營運。去年,哈市新增了1000臺出租車投入市場增加運力,但一些出租車駕駛員表示,有些道路不暢通,車跑不起來,堵在路上,僅是增加車輛不能解決市民的打車難。

  據常年在一線打擊『黑車』的執法人員介紹,目前,哈市的『黑車』主要是以假出租車、套牌車、長途客運跑線黑車、黑旅游車以及私家車從事非法營運這幾種形式存在。它們有的依附在公交或長途客運線路上,有的集中在大型商場、各旅游區域、各大專院校、松花江公路大橋周邊、哈爾濱火車站、城鄉結合部和公交換乘較為不便的居民小區周邊。

  『「黑車」帶來的安全隱患極大。』執法人員表示。假出租車或者套牌車多是臨近報廢或已經報廢的車輛,車況差,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黑車』沒有保險,沒有營運手續,更不會在相關部門登記備案,它的資料一片空白。在事故發生後,『黑車』司機往往一走了之,乘客找不到司機而無法獲得應有的賠償。另外,『黑車』司機使用威脅手段強行攬客、對乘客敲詐勒索的事件頻發,嚴重影響乘客的出行安全,如乘客遺失將物品遺失到車上,是不可能找回的。與酒後駕駛相比,執法人員認為『黑車』營運的危害性更凶猛。畢竟酒後駕車肇事後還能找到當事人並追究其責任,而黑車肇事以後,乘客只能自吞苦果。

  執法面臨『三大難』

  哈市一直沒有間斷對『黑車』的打擊,但取證難、權力受限等因素成為執法中的障礙,讓一些『黑車』擁有者逃避法律制裁。

  取證難是『打黑』中的一大難題。據執法人員介紹,根據規定,執法人員只有在取得確切的證據後,纔能依據認定的事實對違法經營者實施處罰。駕駛員主動承認非法營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能靠證人的證言。在車廂這個有限的空間裡,證人就是乘客。在查處『黑車』時,有的乘客害怕遭到報復,在作證時不說真話,還有的乘客認為配合調查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不願意作證。更有甚者,乘客和駕駛員事先商量好,一旦被抓到就說是親戚,為難執法人員。乘客的這些行為間接地姑息、包庇了『黑車』。

  權力受限,只能查車,無法對駕駛員進行制約。《道路運輸條例》本身賦予交通執法人員的管理手段和檢查方式過於單一,只能對車輛進行查處,不能對駕駛人員形成強制約束力,因此『黑車』駕駛員拒不接受檢查的事情經常發生。『「黑車」司機常常扔下車,一走了之,對此我們毫無辦法。』據執法人員講,交警可以檢查、查扣甚至吊銷駕駛證,公安部門可以將車輛扣留並有權要求當事人配合調查,但交通執法人員最大的權力就是暫扣非法營運車輛。一些『黑車』的背後牽扯著團伙或者更深的社會背景,只有把根源挖出來,纔能從根本上杜絕黑車的存在,這些調查工作只能協調公安部門配合或移交給公安部門。而公安機關還有很多自己工作范圍內的很多案件要處理,常常無法及時進行調查。

  據介紹,『黑車』違法成本很低。根據《哈爾濱市城市公共汽車電車輪渡船客運管理條例》規定,對『黑車』一律罰款2萬元。『黑車』車輛大多只值幾千元,一旦被執法人員查獲,駕駛員或是棄車隱匿起來,或是事後不去交通部門接受處罰,在哈市的停車場裡,有很多無人認領的『黑車』。

  出租車駕駛員王某算了一筆賬:一輛合法的出租車,白班夜班加在一起,每天的收入大約是600元。每天的費用是交給公司150元日費和200多元的油錢。而『黑車』不用交各種費用,花幾千元買來一輛臨近報廢或已經報廢的車就可以上道了,一天淨賺400元,每月收入1萬多元。即使被抓到,大不了車不要了。可觀的收入讓不少人鋌而走險,成為『黑車』司機。社會法制水平不高。市民對道路運輸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更沒有意識到『黑車』的危害。當執法人員查處『黑車』時,有的市民市民認為是在亂檢查、亂罰款,甚至認為『黑車』抓光了,自己坐車就不方便了,所以對執法人員抵制的情緒很高。

  取締黑車應用重典

  完善法規,強化執法權,應用重典,實行多部門聯動。黑龍江龍信達律師事務所呂茂軍律師建議,交通執法人員是打擊『黑車』的主要力量,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應該具有強制力,讓『黑車』司機不敢觸動法律法規的高壓線。相關部門應該修改相關法律法規,讓交通部門在查處當事人方面,可以檢查並扣留駕駛員的身份證、駕駛證,並與交警部門和公安機關的信息網聯網,可隨時調取當事人的資料,核實其是否有前科。對『黑車』處罰應該像對待酒駕一樣采用重典。

  市民也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執法人員希望,市民能自覺地抵制『黑車』,不乘坐『黑車』,使『黑車』沒有生存的可能。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張亞平表示,打擊『黑車』是各級運管部門肩負的重要使命,是保護合法利益,打擊非法經營,維護道路運輸市場『公平、競爭、統一、有序』市場環境的有效手段,治理『黑車』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只有全員參與,相關管理部門齊抓共管,纔能將『黑車』清除市場。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