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7日訊 記者從依蘭縣有關方面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依蘭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健康良好發展態勢,全縣GDP預計完成30億元,財政收入完成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9.7%和36.4%。
依蘭縣委書記王春生說:『今年是依蘭實施「新戰略體系」的第一年,也是「依蘭經濟社會發展第二次跨越」、「十二五期間完成衝刺全省十強縣目標」的關鍵之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令人鼓舞,衝刺全省十強步伐不斷加快。我們將進一步堅定走資源、能源、財源「三源」優質加速轉化發展之路,提速「五大產業集群」規模擴張,紮實推進「雙十雙百億」工程和「一區四園」建設,保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敢為———銳意進取,實現跨越式發展
2008年9月,一個響亮的口號響徹古城依蘭———『實施依蘭經濟社會的第二次跨越、衝刺全省十強縣』。
2008年,依蘭縣GDP完成52.1億元,財政收入實現4.09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33億元。在全省綜合測評中排名第22位。單項指標中,GDP與排在第10位的海林市相比相差18億元,財政收入與排在第10位的穆棱市相比相差2.3億元。此時提出『衝刺全省十強縣』的目標,自然引來許多人的懷疑。
2009年,依蘭縣投資295億元謀劃大項目100個。2010年,投資478億元謀劃生成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01個,2011年,依蘭縣又投資460億元重點推進千萬元以上大項目121個。
依蘭城鎮松花江大橋項目,是依蘭『敢想敢為』的真實寫照。依蘭城鎮松花江大橋單孔跨長160米,在同類型橋梁中居全國第二,高寒地區世界第一。大橋建成後不但結束大江兩岸擺渡交通的千年歷史,也標志著依蘭縣『兩江交匯、三岸繁榮』的城市建設拉開帷幕。
然而,2億元的建設資金完全由縣級自籌,在全省根本沒有先例。依蘭縣以超凡的膽識籌集了2億元的建設資金,使大橋於2010年5月順利動工興建。
『敢為』精神就是催化劑,依蘭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0年,依蘭縣財政總收入完成8.1億元,比2008年增長97.56%,躋身全省十強;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2億元,排在全省第八位。
求實———立足縣情,『三源』引領跨越之路
『敢為』必須要以『求實』為基礎。
實施『依蘭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二次跨越、衝刺全省十強縣』戰略,依蘭成功探索出了一條『深度開發資源,充分釋放能源,借勢建設財源』的『三源』優勢加速轉化發展之路。
風力水利資源豐富。依蘭縣位於三山對峙,四水相匯的咽喉區,風能開發潛力巨大,是全國最好的五個富風場之一;依蘭水域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4.29%,擁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等18條河流,可開發水電資源位居全省前列。
煤炭礦產儲量巨大。達連河是全省第五大煤城,初步勘探儲量為6.7億噸,同時伴生大量煤矸石、油母頁岩和煤層氣。依蘭境內現已發現礦產31種,產地104處。有大中型礦床74處,小型礦床61處。
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多樣。依蘭縣是黑龍江省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縣份之一,具有粗獷的北方原始風光與南方秀麗景象和諧統一的自然風貌。江北有丹青河風景區、四塊石風景區、巴蘭河等自然風光資源,江南則有『坐井觀天園』、『慈雲寺』、『清真寺』等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食品產業基礎雄厚。依蘭縣全縣有325萬畝耕地面積,受江河衝積形成大面積平原和川地,非常適宜發展水田,可開墾水田耕地面積百萬畝以上。同時,櫻桃谷肉鴨養殖、雪花啤酒、天晶米業等一大批企業落戶依蘭,形成雄厚的食品產業基礎。
超越———高標定位,五大產業集群規模擴張
依蘭衝刺全省十強縣目標,將決戰『十二五』。到2015年依蘭縣GDP將突破200億元,財政總收入將突破2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將突破10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將突破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將突破2萬元,綜合排名躋身全省十強縣。
為此,今後五年依蘭將集中精力,推進煤化工、新能源、歷史文化旅游產業、綠色食品和礦產資源五大產業集群規模擴張。
煤化工產業集群———推進項目14個,總投資179億元。主要項目有『240萬噸豎井項目』、『100萬噸甲醇聯產30萬噸烯烴項目』及『60萬噸油頁岩煉油項目』等。項目達產後,中煤龍化礦業公司實現年產優質原煤450萬噸。中煤龍化煤化工公司甲醇生產規模擴大到48萬噸,年產值5.5億元。
新能源產業集群———全縣風電產業已建成風電場7個,總裝機35萬千瓦,完成投資36.5億元,年內實現稅收5000多元。今明兩年,再啟動百萬級風電場建設,實現投資180億元。水電項目中,投資1億元的晨光水電廠技改正在實施中,投資4億元的丹清水利樞紐明年開工。投資4000萬元的旺族太陽能光電項目8月投產,年生產太陽能熱水器和燈具各5萬套。總投資7000萬元的20萬噸甲醇汽油項目已經投產,完全達產後年銷售收入4.8億元,稅金5000萬元。煤層氣開采項目已經投產。
旅游文化產業集群———在漂流生態游、抗聯紅色游、歷史尋蹤游、宗教文化游基礎上,建立千年歷史文化浮雕長廊,開闢原始森林冰川峽谷建設項目及坐井觀天園提檔昇級和巴蘭河河流配套工程建設。
綠色食品產業集群———3年內新增水田灌溉面積45.5萬畝,使全縣水田突破100萬畝。推進櫻桃谷肉鴨1400萬只養殖項目,推進30萬噸飼料加工及百萬畝水田連接稻米加工產業。
礦產資源產業集群———全力推進雞冠山鐵礦、長勝銅礦、西興金礦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