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7日訊 6月26至27日,圍繞進一步擴大對俄開放,省長王憲魁深入到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撫遠縣和富錦市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和優勢,著力打造重點產業園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和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加快對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昇開放層次,促進區域經濟優化昇級,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項目2008年經國家發改委立項,同年中俄兩國政府簽署建橋協定。項目擬建在同江哈魚島,主橋長2216米,設計過貨能力2100萬噸。王憲魁十分牽掛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項目的進展情況。今年哈洽會期間,他曾就大橋建設相關事宜,與俄羅斯猶太州州長進行了專門會談。此次,王憲魁再度專程考察鐵路大橋擬建橋址。在橋址現場,他詳細了解大橋初步設計和相關准備工作,並主持召開協調會,與省發改委、哈爾濱鐵路局、省外辦和省商務廳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研究推進大橋建設的相關問題。王憲魁強調,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項目是《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中的重要項目,中俄兩國元首高度關注,這座大橋的建成,將使同江鐵路與俄遠東地區至西伯利亞鐵路運輸大動脈相連,極大地改善黑龍江省東北部地區對俄貿易運輸條件,對於擴大中俄經貿合作、促進雙邊共同發展、實現互利雙贏發揮重大作用。要尊重雙方主權利益,尊重雙方既定協議,積極磋商,加快推進,確保同江鐵路大橋早日開工建設。
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的黑龍江、烏蘇裡江匯合處,面積300多平方公裡。根據2004年簽署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黑瞎子島一分為二,西側靠近中國的一半島嶼歸中國所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黑瞎子島的保護與開放開發,做出了統籌規劃,抓住機遇,把該島建設成國際化旅游島,成為東北亞開放的新亮點,打造我省對外開放的新平臺的戰略部署。2009年6月至今,我省有關部門與俄方互動,編制完成了黑瞎子島專項規劃,總體規劃也經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啟動,上島橋、國土應急護岸等基礎設施和旅游工程陸續開工建設。第一批景點可在7月20日接待游客。王憲魁一行實地考察了建設中的前進鎮至撫遠鐵路及火車站等配套設施,富錦(二龍山)經建三江、撫遠至烏蘇鎮(黑瞎子島)高等級公路,撫遠民用支線機場及其他配套設施,還驅車上島,踏查景觀路工程、農墾生態園工程、俄兵營舊址、水利堤防工程和揭牌儀式處,並與省軍區、省直有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一起研究黑瞎子島的保護與開放開發大計。王憲魁指出,黑瞎子島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保護與開放開發黑瞎子島,發展旅游與經貿合作,有利於豐富和充實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有利於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有利於推動我國沿邊開放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造福邊境地區各族人民。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相關部門和地市共同努力,黑瞎子島的各項基礎工程推進速度快、標准高、質量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嚴格按照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定位,科學有序地加快開發建設力度,使其早日具備生態保護、旅游休閑、商貿流通和口岸通道功能。一要突出『一島兩國』地緣特色,充分保持島上原始自然風貌,絕不能移植城市中的規劃建設模式,島內原有哨所等景觀要按修舊如舊原則進行,建設當中不填湖泡,不砍樹木,不改變水系。防洪大堤設計要與島內道路交通結合起來,確定更為合理方便適用的標准。二要在堅持質量標准的前提下,科學合理配置資源,優化工序,確保鐵路和橋梁等咽喉性工程早日竣工投入使用。三要積極探索黑瞎子島的開放開發與管理模式,逐步向國際化、市場化過渡,加強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廣泛吸引有實力的大公司、大財團參與保護與開放開發。
素有『北國糧都』的富錦,總面積8227平方公裡,是全國農業標准示范區,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國家綠色農業示范區。近年來,該市依托優越的生態條件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以建成全省領先、全國馳名的綠色食品產業園為目標,集中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集群,打造三江平原綠色食品加工銷售中心和物流基地。調研中,王憲魁實地考察了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的土地征用、規劃設計和招商引資等情況,與省直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一起研究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推進園區產業項目建設。他強調,富錦地處三江平原中心,地緣優勢明顯,是全省耕地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在推進規模經營、連片種植和綠色食品產業化方面有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要牢牢抓住省裡加快發展重點產業和項目建設機遇,集中精力,加快打造省內龍頭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在園區規劃建設中要堅持規劃與建設同步、堅持園區建設與項目落地同步。著力提高建設速度,按照專業化標准,無論白天晚上,晴天雨天都要爭分奪秒搶進度、保工期,爭取早建成早達效。著力提高檔次,注重落地項目的科技含量和產業延伸,將更多附加值、稅收和就業留在當地,增強園區的發展後勁和競爭力。著力提高投資強度,集中集約利用土地,增強園區土地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省直有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