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訊(記者 李博)『老人的奉獻,已經不僅僅是在財富與道德之間的簡單選擇,而是以一顆懮國懮民之心,對教育公平、民族未來的深刻思考,表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風亮節,這是『感動哈爾濱』委員會給予方正縣會發鎮關工委副主任王世恩的頒獎詞。
幾十年來,王世恩捐助的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有很多,在諸多的感謝信中,從太行山區而來,從河北沂蒙山區而來,從雪峰山區而來,從西藏墨脫而來,從特大冰雪災區的南方而來,從汶川地震的廢墟而來……
一位受到王世恩資助的特殊學校的學生在感謝信中這樣寫道:我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有雙耳,卻無法聆聽,生活在無聲世界裡;我們有頭腦,卻不能進行常人的思考,有的甚至永遠學不會一加一等於幾。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是您向我們伸出溫暖的援助之手,為我們解決了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使我們能夠繼續在教室裡學習。人間自有真情在——這種無私的愛,我們將牢牢記在心裡。
大風,揚沙,能見度不足500米。這樣的惡劣天氣,王世恩老人,扯著一個塑料袋子艱難地挪動著散亂的步子,出了這個小區,又去那個小區,走過這條街道,又去另一條街道,一天給附近不遠處的廢品收購站送了3趟破爛……這位林業離休老乾部用退休工資十幾萬元援助貧困兒童上學,用撿破爛換的錢,資助那些特困的孩子們。
不喝酒、不抽煙、不打麻將、不下飯店,基本不買新衣服,腳上經常是一雙舊布鞋,身上是一套洗得發白的舊軍衣。每月900元的退休金,除留下350元的生活費,其餘的全部捐出。王世恩老人常說:『我是黨員,為黨分懮,為孩子解困,我責無旁貸。』
2000年,王世恩被宋慶齡基金會《孩子天地》雜志聘為黑龍江工作站副站長,這工作沒有任何報酬,可王世恩乾得很歡。為了能讓當地孩子看到《孩子天地》,他先後花了6000元購買雜志,送給方正縣8個鄉鎮的學校和部分幼兒園及其他縣區部分學校。
2002年,為了表彰王世恩推廣《孩子天地》的工作成績,宋慶齡基金會獎勵王世恩3000冊價值10500元《孩子天地》雜志,並表示可將上述雜志賣掉作為工作補貼。但王世恩把這批書全部捐給了哈爾濱市教育局和縣鄉教育部門及小學。
王老認為,現在孩子再也聽不到槍炮聲,看不見當年的瘟疫災難,應多讓和平的陽光照耀著他們健康成長。
王世恩老人每年到全縣84所中小學校宣講愛國主義,配合學校開展民族氣節、革命傳統和尊師愛校等養成教育。靠山小學離王老的住處有一百多裡,下了車後還要走十幾裡的山路,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裡躑躅獨行,老人累得氣喘吁吁,因為體力透支,老人摔倒了,膝蓋搶破了,胳膊也劃破了,但老人還是堅持走到靠山小學,按時為師生做《人生該怎樣度過?》的演講,使師生們深受教育。
王老鼓勵師生多讀書,送給師生們一副對聯:國家日新月異,知識須要常更新,學習何嘗有止境,應該終身讀書不懈怠;世事斗轉星移,情形必然多變化,追求豈可無雄心,故而一生受教莫遲疑。
2000年6月20日,王世恩老人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學院簽寫了協議,公證了留給子女的遺書,死後遺體交由哈醫大基礎學院供學生作病理研究。『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如今已82歲的王世恩,依然踐行著自己的這份信念,執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