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7月1日訊 記者在昨天召開的全市保護性耕作技術泰來現場推進會上了解到,齊齊哈爾市經過5年多的發展,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面積已經達到了18萬畝。目前,泰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示范縣,龍江縣、富裕縣、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已被列為省級示范縣區,全市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獲得新的突破,明年將有更大進展。
據了解,明年,齊齊哈爾市試驗、示范面積計劃發展到47萬畝,其中泰來縣在今年完成10萬畝的基礎上,明年發展20萬畝,龍江、富裕縣、梅裡斯各完成5萬畝。在作物的選擇上,龍江、甘南、泰來、梅裡斯等以玉米為主,訥河、克山等地以大豆為主。我市免耕播種佔全市總播種面積比重仍然較小,根茬粉碎還田面積683萬畝,佔播種面積的21%,保護性耕種技術推廣潛力較大。會議要求各地要選擇一批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為項目技術實施的載體,有針對性地搞好技術培訓,利用國家現行農技購銷補貼政策,選擇適合本地特點的機具,建立保護性耕作示范園區,全力推進保護性耕作技術。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