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無監管細則無執法部門 冰城預付卡仍在自由買賣
2011-07-03 09:03:2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日訊 當下消費者對『購物卡』再熟悉不過了,單位福利發的、親友饋贈送的,不計名無密碼用著方便。商業預付卡在減少現鈔使用、方便公眾支付、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關於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商業預付卡的使用行為進行規范,《意見》要求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需要實名登記,對於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預付卡制定了多項嚴格管控措施。《意見》稱,商業預付卡市場存在監管不嚴、違反財務紀律、缺乏風險防范機制、公款消費和收卡受賄等突出問題,嚴重擾亂了稅收和財務管理秩序,助長了腐敗行為。

  近日記者從我市一些出售預付卡的商家了解到,目前哈爾濱的預付卡銷售還都沒有按《意見》要求實施,買賣仍然在『自由進行』。

  面對新規定商家很淡定

  就在業界猜測《意見》出臺後可能引發商業企業一連串連鎖反應的時候,哈爾濱零售領域卻出乎意料的平靜。

  近日記者在新一百、麥凱樂、遠大等多個商家預付卡銷售部門了解到,所有的商家都明確表示目前還沒有實行『實名制』售卡,買賣依舊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采訪中很多商家都表示,其實商場在新規出臺前已經處於半實名狀態。據了解,很多單位企業在購買預付卡時都采用支票付賬,商場會記錄單位或企業的名稱,而且企事業單位購卡佔相當的數額和比例。據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商業預付卡已經成為商家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達到總銷售業績的三成。但據業內人士稱,雖然商業預付卡佔據了商場總銷售額的一定比例,但是非預付卡消費仍然是商場的主流,新規對預付卡銷售上的諸多限制對商場的影響是有限的。

  萬元以上實名面額最高五千

  《關於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明確規定,未來購卡者在購買商業預付卡時,需要通過實名制方式操作。對於購買記名商業預付卡,或者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發卡人需要對購卡者進行實名登記。《意見》同時明確規定,商業預付卡將限額發行,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

  針對購卡支付問題《意見》規定,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000元以上,或者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5萬元以上,需通過銀行轉賬方式購買,不得使用現金,在轉賬購卡過程中,發卡人要對轉出轉入賬戶名稱、賬號、金額等資料進行登記。

  『按照政策規定,如果購買1萬元以上的商業預付卡,就需要實名登記,這將對利用商業預付卡進行各種腐敗的行為起到威懾作用。在我國目前的高消費領域中,公務消費佔據很大的比例,而商業預付卡是推高公務消費的一個原因,采用新規定後,一些消費環節的交易成本將隨之增高,這就能降低公務消費的水平,避免腐敗問題的發生。』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分析表示,此次實名制的推廣,將首先對政府部門的腐敗行為起到打擊作用。

  多方都受益短期難管理

  據了解,由於監管不嚴、缺乏風險防范,商業預付卡在為購物提供方便的同時,也讓一些腐敗行為隨之發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使用過程中,商業預付卡被一些企業看成逃稅、套現的工具。

  『為達到避稅目的,一些單位在發放員工福利的時候,不直接發放現金,而是通過給員工發放商業預付卡的方式操作,這樣企業就可以免掉一部分稅收成本,包含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在內的各種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利用商業預付卡避稅的行為。』專家分析表示,雖然現在沒有一個准確的統計數字能描述在我國市場上存在多少數量的商業預付卡,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業預付卡的存在導致國家大量稅收流失。

  除直接造成國家稅收流失,商業預付卡也成為一些企業或者消費者用來套現的工具。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目前預付卡越來越盛行,已經派生出了『預付卡黃牛』。在一些大型商場的周邊地區,經常有專門的人員來收取各種類型的商業預付卡,在這個環節中,持卡人可以將商業預付卡換為現金達到套現目的,『黃牛』則可以通過周轉該卡賺取差額利潤。

  事實上,在對商業預付卡的使用過程中,能夠獲取利潤的並不只有消費者和倒賣預付卡的『黃牛』人員,在預付卡的流通過程中,商家也在鏈條中獲利。對於發卡的各大商場或餐飲、美容、健身企業,發卡不僅可以鎖定客戶,提高銷售額,而且可通過提前獲得現金流的方式獲得周轉資金,而由於預付卡過期、損毀、零頭放棄等各種原因,預付卡所形成的『沈淀資金』也可以歸為企業自身所有。

  無監管細則執法難度大

  盡管專家普遍認為商業預付卡采用實名制後將打擊腐敗行為,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政策缺乏細則加上實名制的操作成本高,實名制的推廣可能並不能堵住商業預付卡所帶來的各種腐敗問題。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趙瑞政分析,就商業預付卡的使用者而言,包含政府部門、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在內的諸多單位都可能是商業預付卡的持有人。由於執法成本太高,審計部門很難對其使用商業預付卡的行為進行調查和監督。而且《意見》只是要求購買者在購買商業預付卡時采用實名制,但該位購買者在購買該卡後,完全可以轉為他人使用,通過周轉商業預付卡同樣可以成為逃稅、套現的工具。

  零售領域的專家同樣認為,新規的初衷很好,但很多環節都需要細化,否則這項新規就只是『走走形式』。零售企業執行新規並不難,可是新規實行後,具體由哪個部門對零售企業進行檢查?多長時間檢查一次?違反了規定如何處罰?如果只是要求商場自查,那出臺規定的意義何在?

  采訪中,不論是商場還是相關問題專家都認為,當前實名制的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當務之急是找一個政策執行的牽頭部門。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