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筋道海蜇絲添加劑合成 專家:『人造菜』長期食用危害健康
2011-07-04 08:49:5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7月4日訊 哈爾濱市民李鳳霞最近租了個床位開起了拌菜攤,但開業沒幾天,她就發現:自家拌菜因為少了海木耳、海蜇絲等,來買的人很少,仔細打聽纔知道,有不少拌菜攤使用的海木耳等海產品均是用食品添加劑制成的『人造菜』。『菜也能人造?能安全嗎?』李鳳霞將此事反映給記者,日前記者跟隨李鳳霞對哈埠市場的『人造菜』進行了探訪。

  調查:人造海蜇絲有嚼頭

  記者跟隨李鳳霞來到一早市拌菜攤,發現那裡有很多晶瑩剔透的菜品。攤主告訴記者,黑亮亮的是海木耳,白色透明長條的是海拉皮,像粉絲一樣的是海蜇絲。

  記者連續兩日走訪了哈市涼拌菜攤位,發現這種『人造菜』很暢銷。在道裡菜市場一個拌菜攤,記者詢問一名攤主,『這海蜇絲是什麼?』對方則坦言:『這不是鮮蜇頭,只是一種類似粉絲的配菜,嚼起來很筋道。』隨後攤主透露說,海蜇絲是他們買貨時這樣叫的,其實是用食品膠等物質加工而成的。

  在香坊區通鄉商店記者也發現了這種『人造菜』,女攤主說:『這種菜都是人工制造的,要不能賣這個價嘛!這拌菜加作料後纔賣幾元錢一份,要是用真的木耳,成本都回不來。』

  對於『人造菜』的來源,部分攤主透露,基本都是本地加工廠制作的,要進貨得打電話預訂,同時對方還可出讓和培訓這種制作技術。

  揭秘:食品添加劑合成『人造菜』

  『人造菜』的成分是什麼?記者帶著一些『人造菜』找到了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專家、省食品添加劑生產應用工業協會秘書長車朝日。他告訴記者,這種『人造菜』是食品添加劑合成的,現在市場上很流行,目前網上也有這種制作技術的轉讓。比如,海木耳產於海洋深處,不是黑木耳的形狀,所以這種人造海木耳是冒名的。海蜇絲的原料本應是海蜇,但這種就是食品膠加工的,無海蜇成分。

  『這種添加劑市場上都能買到,其成分具有增稠、固化和防腐的作用,基本沒有營養。』車朝日告訴記者,按照國家規定,食品中要含有各種營養素,像蛋白質、鈣等,但通過成分看這種『人造菜』以膠為主,不含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此外,國家規定的人造食品,應仿照食品的營養成分、外形,利用科學手段進行加工,進而改善和提昇食品的質量,而不是用沒有營養價值、質量粗糙的低檔合成食品來替代。

  專家:長期食用危害健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國家有明文規定,食品添加劑要在指定食品范圍內使用,並有用量的限制。

  『這些「人造菜」不僅沒有一點營養價值,還以平時只是作為食品添加劑、輔助劑的明膠為主要成分。而國家標准對食品添加劑的用法、用量都有明確規定,如果長期食用這種「人造菜」,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車朝日表示,這類食品多是小作坊加工的,生產過程中對用量的把握及衛生狀況等基本得不到監管,更不會按照標准進行生產,所以消費者應盡量避免食用這類人造食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