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 7月1日,大慶市斥資百萬打造的十大立體綠化景觀已經初步完工,市民可以盡賞立體美景。
『這些景觀外表是柔和美麗的五色草,裡面可全是「鋼筋鐵骨」。』市城管委綠化辦副主任高祥利說,這些鋼骨架安裝好以後,每年都可以直接往上種植五色草,不必拆卸重復建設,給城市增添了立體美感。在大慶市園林綠化中,這十大立體景觀建設是一種新的嘗試和突破。
在廣電立交橋上,一組『彩戀長虹』,遠遠望去,只見一橋飛花隨風而舞;政府西街一處『楓情組歌』,三片五色草扮成的楓葉為夏日草地平添幾分情調;政府東街上的『模紋立方』讓人感受都市的時尚;中三路上的『濕地之韻』,給人帶來大濕地的親切氣息;看著時代廣場的『和諧樂章』,仿佛可以聽到優美的樂曲;在濕地跨線橋兩側,分別有一組『雙鳳朝陽』、『五龍盤柱』,與大濕地的名字呼應;在哈大高速路口是一組名為『和平至祥』的草雕,五色草組成的和平鴿展翅而飛;在薩爾圖機場,一組『油田風采』讓人駐足,由五色草組成磕頭機造型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一組即將完工的歐式景觀長廊將給市民帶來休閑樂趣。
說到這十大立體景觀,高祥利介紹說,與以往平面綠化不同,大慶市園林綠化已經由平面向立體、由單一向綜合、由局部向規模、由綠化向美化轉變。
他說,目前大慶市綠量已經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准,因此,大慶市綠化開始向提檔昇級、提昇品位等方向轉變。除了在立體景觀方面的嘗試外,大慶市還在樹種選擇上做了調整,豐富植物品種,喬、灌、花、草、籬相互錯落,形成復層;在設計手法上,改變一成不變的『隊列式』栽植,而是根據不同的地段、豐富生態景觀,比如城市森林的『疏林草地』風格、油田植被恢復南一示范區的高處栽樹、低處蓄水、自繁草葦的綠化風格,都是大慶市園林綠化設計中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