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 6日,綏化市產業項目建設年第二批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儀式在安達舉行。全市各地11個工業園區及經濟開發區共有60多個產業項目在同一天開工建設。受省長王憲魁委托,副省長徐廣國出席開工儀式並講話。
據悉,這是該市繼5月9日84個項目同時開工建設之後,對近期產業項目建設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至此,該市已有213個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項目落地開工建設,總投資531.8億元。這個數字已接近該市三年計劃完成項目總和。

推廣『飛地經濟』模式 實現優勢共享
5月24日,總投資2.9億元的哈爾濱萬裡線纜制造有限公司線纜制造合作項目在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項目區落地開工。與其它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是由綏化市北林區引進的,北林區和肇東市分別是綏化市下轄的兩個行政區,為什麼北林引進的項目要在肇東落地呢?這是『飛地經濟』模式在當地產業項目建設上的具體體現。
綏化市地域遼闊,轄內各縣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既有肇東、安達這樣全省綜合實力十強縣,同時又有蘭西等全省『十弱縣』。
如何能讓全市各地經濟發展建設齊頭並進,這種情況下,當地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安達市太平莊鎮在招商引資上的做法引起了決策層注意:這個鎮距離市區50多公裡,出於市場輻射半徑的考慮,很多客商不看號這裡,但當地在安達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把招引來的項目擺放到市裡的工業園區,稅收和園區按比例分成。去年一年,這個鎮的財政收入突破5000萬元。

綏化市委書記朱清文、市長王金會視察安達市相關產業項目。
太平莊鎮的這種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做法,激活了綏化決策層的思路,他們將太平莊鎮的做法在全市范圍內推而廣之,即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優勢發展共享,集中優勢力量在優勢地區優勢發展的新思路。無論是誰招引來的項目,都可以放到綏化全市的任何一個地方,享受當地的所有優惠政策。
綏化市委、市政府對各地如何為『飛地項目』搞好服務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其中肇東市不僅成立了專門的機構為『飛地項目』服務,還規劃出了20平方公裡的共建項目區,專門用來吸納異地項目入駐。同時,安達也正在積極闢建綏化(安達)高新化工材料產業項目集聚區,以承接更多的項目入駐。
精心打造園區平臺 項目建設呈『井噴』之勢
在重點打造的11個重點工業園區中,綏化市選擇了四個起步較早、發展優勢明顯、發展水平較高的工業園區確定為產業項目集中區,作為優先承載項目引進和建設平臺和載體。這4個項目集中區包括位於市本級的綏化經濟開發區、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經濟開發區、哈大齊工業走廊安達開發區和蘭榆工業項目區。
綏化經濟開發區起步較早,而且位於市本級,在享受優惠政策上佔盡先機,2010年被評定為全省先進開發區、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光伏產業)示范基地和全省財源建設示范園區;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經濟開發區、哈大齊工業走廊安達開發區分別是哈大齊工業走廊上的重要節點,易於接受哈爾濱、大慶兩大經濟發達城市的輻射;蘭榆工業項目園區則位於哈爾濱半小時經濟圈內,堪稱哈爾濱的『後花園』,區位優勢明顯。4個工業集中區集中了項目建設的各方面優勢,成為了各縣(市)區引進項目的首選之地。據了解,綏化所轄的幾個縣(市)區近期已有10個項目在這些工業集中區內落地開工。

綏化市第二批產業項目7月6日集中開工建設。
其中,落地於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工業區的哈爾濱萬裡線纜制造有限公司是投資最大的『飛地項目』。今年初,北林區了解到因哈爾濱市松北區規劃調整,萬裡線纜制造有限公司需整體搬遷。該公司出於市場輻射半徑的考慮,准備把新址選在松北區對青山開發區。但北林區委區政府並沒有放棄,經過認真研究後發現,肇東五站開發區完全符合公司選址要求的條件,而且五站開發區比對青山開發區到哈爾濱的距離還要縮短7公裡。為此,北林區建議該公司把新址選在肇東五站,經過多次實地踏查後,建議得到了認可。項目得到了肇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在用地上給予優惠政策,項目簽約後,還將在注冊、立項、審批等各個方面給予最便捷的服務。
『飛地經濟』模式的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區域內發展不平衡因素,使強縣、弱縣優勢共享,讓弱縣借力發力,讓強縣增強發展動力。由此帶來的顯著變化就是綏化從黨政官員到普通市民、從企業家到個體工商戶、再到出租車司機人人都成為引進項目的主體,使當地項目建設呈『井噴』之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橕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據統計,一季度,綏化市30戶重點企業完成產值53.6億元,肇東中糧、青岡龍鳳、安達慶新、明水格林、北林大眾肉聯等14戶企業產值分別超過了1億元。全市工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長。特別是增加值增速大幅提昇,超出全省平均增幅17.9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