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仰望與俯矙:夏富祥的影像『視界』
2011-07-13 10:07: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左遠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3日訊  題:仰望與俯矙:夏富祥的影像『視界』——記匯豐照像器材集團公司董事長

        東北網記者 左遠紅

  未見到夏先生之前,他蜚聲影像界的名氣以及他神秘的動物題材作品,就讓人迫切地想走近他,了解他,探究他。

  有關他的注解可不少,『黑龍江影像文化發展的布道者』、『黑龍江省十大傑出青年』、『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東北林業大學客座教授』,還有一個角色,不說大概人們也知道,那就是匯豐照像器材集團公司董事長。

  年富力強、厚重儒雅、談吐不凡又不失平易。如果用這些詞匯形容夏富祥顯然是不夠的。那就讓我們通過他的作品,他的人生軌跡走進他的影像『視界』吧。

  仰望生活:青春與城市記憶

  上世紀80年代初,在改革之風如冰初融的北方城市哈爾濱,年輕的夏富祥在哥哥的影響下,在火車站前乾起了個體攝影。一如笑談中輕描淡寫的模樣,脖子上掛個照相機,手裡拿著小影集,在千萬張陌生的面孔中尋找著,游說著,期待有更多的人來拍照。

  流動個體照相雖然辛苦,但夏富祥把它當成一項樂趣,他每天想的就是怎樣把它乾好。試想,要在短短的幾分鍾內說服人們接受自己的服務,這無疑需要相當強的溝通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夏富祥做到了。來主動找他照相的人越來越多。他及時抓住商機,在1985年與朋友開設了『天然彩色衝印部』,此時,彩色照相已經初露端倪,他預感到一個影像行業的新時代來臨了。

  仰望生活:追逐與靈動之夢

  時光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初,夏富祥被一種強烈的求知欲驅使,走入師大校園,專門攻讀攝影專業,對攝影技巧及攝影理論進行全面進修。如果說那時的他對攝影還僅僅是愛好,那麼,十幾年,幾十年後的今天,當他已成為這個行業、這個專業的佼佼者;成為一個樂此不疲的黑龍江影像文化交流的傳承者、實踐者;成為以影像事業為契機,把人文關懷做到極至的藝術家時,也許正應驗了一句老話:天道酬勤!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在師大學習的日子是快樂的,除了潛心鑽研攝影知識,閑暇時他就跟同學朋友外出拍片。差不多是隨心所欲的抓拍,並沒有具體定位,只是憑著直感追逐著光影之美,自然之美,青春之美……直到有一天,膠片衝洗出來,他自己都愣住了,怎麼單單情有獨鍾地拍了許多動物照片呢?而且,當他獨自與鏡頭下的這些動物對望時,仿佛一下子望到了很遠,望到了它們的靈魂裡……夏富祥特別激動,渾然中他不禁感嘆攝影竟然帶來一種非同尋常的表達之疼痛,表達之快樂,表達之酣暢!

  仰望生活:非洲與極限之美

  拍攝動物題材作品,讓夏富祥欲罷不能。片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受到朋友及同仁的贊嘆。但夏富祥心中卻有了淡淡的隱懮。

  每每拍攝動物園裡的老虎,獅子,大象等動物時,它們目光中流露出的慌恐、懮郁、甚至是抵觸,仿佛都在向夏富祥發出一種信息,他實際上在拍攝著心靈備受困擾的動物們,失去自由的動物們,囿於小小的方圓之間,永遠失去家園的生靈們。正如夏富祥在他的作品中表達的那樣:『它們的神情流露出被束縛的無奈,圈養已使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本性,肢體之健、野性之美正在逐步退化,它們只能用眼神傳遞對自由的願望。』

  機會來了,2002年8月,《中國攝影》雜志社首次組團赴東非肯尼亞自然保護區考察拍攝,很多國內知名攝影家參加了這次活動。夏富祥便是其中一員。

  面對這次夢想中的非洲之行,他做足了准備。此時,他已擁有令人羡慕的攝像器材。他暗暗發誓要用手中這些價值不菲的設備,記錄非洲原野那些野生狀態下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與生命狀態。

  在馬塞瑪拉大草原,拍攝遷徙季節的角馬和斑馬、沐浴的『天堂鳥』、暢游馬拉河的象群,罕見的絹面羚……回來後,他忘情地寫下這樣的文字:『這裡沒有人類設置的柵欄,更沒有限時的觀賞。這裡是它們生存的空間,自由的天堂。』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此後,他一發不可收,先後九次去非洲拍攝野生動物。推出《野生動物》、《天堂鳥》、《懮郁的目光》、《犀牛》、《拍攝非洲野生動物的感悟》等多部攝影作品專題。就在這一年,他個人出資認養了一只東北虎,被譽為哈爾濱市民『認養東北虎第一人。』

  仰望生活:品質與愛心奉獻

  意料中的收獲,意外中的震驚。夏富祥野生動物攝影作品成功了!隨之而來的關注不僅是他的作品,還有他的企業。2005年底,『夏富祥先生《野性激情》東非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鐵農;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邵華等參加了開幕式。此時,夏富祥做出一個決定,就是將這次展出作品義賣的20萬所得全部捐獻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並由協會轉贈給青海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用於對瀕臨滅絕的藏羚羊的保護工作。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這次攝影展,夏富祥將母親帶在身旁,成功人生的輝煌時刻,他沒有忽略摯愛的母親。他不會忘記,每次遠行,母親那懮慮與牽掛的目光;不會忘記,一次臨出發之前,媽媽問他:『富祥,你去那麼遠拍照片是為賣錢嗎?咱不掙這錢行嗎?』面對古稀老母的切切之語,他低下了頭。此刻,在陪同母親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回想起親人們的付出,他不禁眼含淚光……

 

《野性激情》東非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展夏富祥與母親接受媒體采訪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為期9天的影展,同步出版發行的5000冊同名攝影集,以生靈空間、定格瞬間、溫馨親情、自然情趣和野性激情等五個專題,展出了作品中的精華,以及夏富祥個人對作品的感悟。

  仰望生活:責任與良知的標准

  請看以下介紹:

  『領跑黑龍江省尖端影像發展潮流的匯豐照像器材集團公司,坐擁世界最前沿技術裝備,旗下三個分店,會員店、影展廳一應俱全,店面門市從器材、維修、到衝洗、裝裱一條龍服務,如此全面、權威、前衛,黑龍江僅此一家。』

  如果你站在夏富祥面前,如果你稍有人生閱歷,如果你不加帶任何世俗對成功人士的偏見,我相信,以上對於匯豐公司的介紹,平實有餘,延伸不足。

  夏先生以一個藝術家的良知與溫厚,不無隱懮地談及對行業道德與行業標准的堅守,他說,我能做的,我一輩子要做的,就是要堅守行業的標准;堅守企業的自律,品質永遠至上。是的,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當責任、良知、心靈的高度立起來時,我們就不能不敬畏。

  有人說,企業的文化就是企業家的文化。多年來,夏富祥秉承著『影像文化,匯豐傳承』的理念,擔當起社會賦予匯豐集團的社會責任。

  為了讓黑龍江攝影愛好者受到專業的、高層次的培訓,他先後出資邀請著名攝影家謝海龍、中國風光攝影大師陳長芬、香港著名風光攝影家袁偉民以及著名攝影師於雲天等來哈講學。幾年下來,他投入的培訓經費超過百萬元。

  建立攝影沙龍,培養出以陸曉路、莊艷平為代表的攝影愛好者,多次在全國及國際攝影大賽中獲獎。如今,沙龍已近萬人,黑龍江攝影文化逐漸在中國的攝影文化中贏得一席之地,受到了中國文聯的高度贊揚。不僅如此,他的心一刻也沒有脫離對百姓的關注,1998年,為抗洪救災捐獻了價值5000餘元的物資;2000年,為獨闖北極圈、身患重病的極地攝影家徐立群捐款5000元;2001年至2005年,他出資幫助雙鴨山的武振平讀完大學;2002年,又資助了3名面臨輟學的兒童;2005年在寧安市沙蘭鎮抗擊山洪的過程中,捐獻財物近萬元……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夏富祥攝影作品

  俯矙:腳下是我的城市

        『傳承文化者自身必須是此道中人,否則,難免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作為黑龍江攝影文化的代言人,夏富祥當之無愧地贏得了屬於他的榮譽——

  黑龍江省第十屆政協常委;

  黑龍江省第十五屆十大傑出青年;

  2007年黑龍江神韻攝影作品榮獲黑龍江省文藝大獎二等獎;

  2008年作品《龍江神韻》獲黑龍江省文藝大獎攝影二等獎;

  2008年在平遙舉辦個人作品展『瞬間之美』;

  2009年榮獲第23屆黑龍江攝影大賽金獎;

  2009年在黑龍江美術館舉辦『天地生靈』攝影展,展出的60幅作品全部被美術館收藏。

  2010年9月在北京宋莊舉辦了『大美非洲』攝影作品展。

  2010年11月在黑龍江日報美術館舉辦『大美非洲』攝影作品展,並在全國進行巡展。

  ……

  近年來,除了野生動物題材及各地風光人文題材作品的拍攝,夏富祥把目光轉移到了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

  時代的發展,生活的變遷,環境的巨變,文化與民生,價值與審美,這一切都開始成為夏富祥關注焦點。

  桃花盛開的城市,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建築,日夜奔流的河水,進城的農民,菜市場的攤主,教堂,廟宇、園林,孩子……他每一天幾乎都跑出去拍片,在他的光影世界中,一切都變得那麼不同,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生活的思考巧妙地融入作品的構圖,平凡中見奇譎,異彩中見深度,繽紛中呈新意,智慧中見關懷。

  給仰望一個標准,給俯矙一個理由,夏富祥用光影語言述說著,表達著,啟示著,給予著,他熱切與赤誠的心就像這個流火的七月。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