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5日訊 日前,哈市質監對在用電梯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奧的斯』發生事故型號電梯。因超期未檢等原因,有近50部電梯被責令整改。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哈市2000餘部電梯超使用壽命,進入『高危期』,政府部門應及早設立電梯更新改造基金,消除超期服役電梯安全隱患。
『透籠』『振龍』扶梯被勒令關停
哈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於冶說,該局已經在全市范圍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電梯專項安全大檢查,對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區的電梯等特種設備進行全面排查,並重點組織對在用的『奧的斯』天津產扶梯進行排查。
哈市共有1.24萬餘部電梯正常運行,其中,自動扶梯2394部、直梯9971部、自動人行道60部。電梯安裝維保單位73家。目前,哈市有1335部天津產『奧的斯』電梯在運行,直梯1158部,扶梯177部。在此次清查中,哈市未發現『奧的斯』(OTIS)513MPE型號事故扶梯。
奧的斯(中國)電梯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李明傑表示,哈爾濱分公司從未銷售、安裝過『奧的斯』事故型號電梯,目前在保扶梯60多部。
12日,記者跟隨哈市質監局香坊分局執法人員來到安埠商廈,該商廈除有兩部『奧的斯』506NCE扶梯外,還有5部蘇州偉達扶梯。檢查中發現,這些扶梯的維保合同、維修記錄一應俱全。該維保單位為哈爾濱長江電梯安裝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李經理表示,該公司負責安埠商廈電梯維保工作已有四五年時間,目前未發現有事故隱患。
在哈爾濱秋林國際購物中心,哈市質監局南崗分局執法人員對其34部『奧的斯』品牌(杭州西子、廣州和純進口)自動扶梯逐一進行了檢查。維保合格和維修記錄齊全,執法人員通知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在近期內對所有自動扶梯進行安全排查,消除隱患。而對於同樣使用『奧的斯』品牌電梯的透籠輕工批發市場、太陽箱包批發市場、振龍批發市場,因扶梯上仍張貼著過期的『安檢標志』(年檢),被執法人員勒令關停。據悉,電梯使用單位應及時更換有效期內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據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副處長郭峰介紹,目前哈市共有1.24餘部電梯,其中使用期超過10年以上的電梯近4000部。現哈市在用電梯主要集中在市區內的商服、賓館、機關、醫院、寫字樓和高層住宅。1980年以前的電梯有近100部,1980年至1990年近600部,1990年至2000年近3000部,2000年至今的近9000部。近三年,全市電梯數量以平均每年1200-1300部的速度增長。運行15年以上的2000餘部。
關於哈市電梯出現故障的原因,郭峰表示,老舊電梯(10年以上)多為斷電器控制,觸點多,程序簡單,各種安全保護功能相對不完善,易出現錯層、亂層故障;開發商在安裝電梯時,未能從客流實際需要設計,導致電梯使用頻率過高,致使曳引機輪過度磨損引起曳引條件發生變化,曳引能力下降,極易發生衝頂、墩底故障;三是制動器年久失修,反應不靈,導致溜車事故;四是報警裝置失效,出現故障時不能及時與外界聯系求救;五是部分層門缺少三角鑰匙鎖,自動層門沒有強迫關門裝置;六是電線、電纜等部件老化,不能及時更新改造,易導致突然停車。
電梯在使用管理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電梯使用單位不按國家規定及時申請報檢,出現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電梯使用單位自行維修保養或不進行維修保養,不能按國家規定僱用擁有國家頒發資質證書的電梯公司承擔維修保養工作,不能保證維修質量;部分電梯用戶在使用電梯時亂碰亂動,裝修磚瓦砂石等笨重家具等都用電梯運送,導致轎廂內的一些裝置受到破壞。
業內人士曝電梯維修業亂象
維保是電梯安全運行的一個重要環節。13日,業內人士李先生向記者曝出哈市電梯行業亂象。
對於哈市一些電梯運行狀態不好的原因,李先生認為,一是用戶資金短缺,物業小區體現更為嚴重。如電梯壞了能對付就對付,不捨得投入,從而造成電梯年久失修,事故頻發;另外,物業選擇電梯維保單位是哪家價格便宜用哪家,頻繁更換,維修服務跟不上。二是哈市電梯維保費用與南方一些城市相比,相對較低。安裝維保服務質量難以保證,質量差。三是電梯老化,後期投入不足。機關企事業單位狀況好於住宅小區,近年新建樓盤要比老住宅樓強得多。
李先生說,哈市目前有營業執照的電梯安裝公司70多家,經銷公司100多家。維保工作還有個人在做。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相關規定,電梯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但李先生告訴記者,很多電梯一個月能維保一次就不錯了。近年來,電梯維保費用年年增長,目前每部扶梯年維保費要2000多元,直梯3000多元,比去年同期已經漲幅20%左右,但由於電梯市場惡性競爭嚴重,一些無資質的經銷公司降價招攬維保生意,大打價格戰拉低服務質量、掛靠『雜牌軍』渾水摸魚、服務合同沒有統一標准等。就哈市電梯行業來講,市場上安裝人員的水平大多不高、技術不熟練,這就為事故頻發埋下隱患。
據李先生講,按照成本,電梯保養費一般以每月每部五六百元為起點,但部分企業卻拋出二三百元甚至百元的『低價』。『這個價錢真的很難做,會做爛整個市場。』對於消費者而言,低價也不一定意味著實惠。有的電梯安裝公司往往會將成本轉嫁到配件上,明明是1000多元的配件卻收客戶2000元多甚至3000元,而由於專業所限,消費者是難以了解到真實情況的。
李先生還透露,一個專業的電梯維修工每月的工資不會低於3000元,有熟練的四五千元。為了降低成本,有的維保公司會聘請一些學徒工或者剛出校門的學生來承擔維保工作,每人每月工資僅900元。按照行業規定,維護一部電梯必須要兩個人來共同完成,但他們只安排一個人進行維護,這樣必然導致管理不到位,從而為事故發生埋下隱患。
-新聞鏈接
為了讓住戶安心,南京市提出,將電梯的大修、更新改造費用,從原來的維修基金中單獨列出,同時規定不再由業主交納,改由相關的開發企業提前『埋單』:按照建築的具體樓層不同,電梯被分成四個級別,每部費用從20萬元至60萬元不等。電梯『養老金』改為開發商繳後,將被統一繳到一個專門設立的銀行賬戶,以便專項專用。對於已繳過物業維修基金的老房子,仍按舊辦法執行。至於房改房,相關部門則爭取產權單位承擔部分費用,以減輕業主個人負擔。
深圳:
擬建老舊電梯
風險評估機制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深圳將制定《電梯風險評估規范》,建立電梯風險評估機制,將評估結論作為電梯是否需要大修、改造或更新的依據,防止電梯『帶傷』運行。目前該規范文件已著手起草研究,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制定《深圳經濟特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時,將以法定條例的形式確立這一機制。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福田分局目前已制定了《福田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實施方案》,計劃在華強北街道和沙頭街道進行試點,按照『誰收益誰出資,政府補貼』的原則,積極鼓勵各單位對老舊電梯進行改造或更新。
南京:
換梯開發商掏錢
高昂電梯更新費無人埋單
『電梯使用年限長,造成零部件老化磨損嚴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立輝表示,通常電梯設計使用壽命為15年,但由於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有關電梯使用年限及超過年限要強制報廢等國家標准,因此不存在電梯超期服役的說法,只要通過每年質監部門的年檢,就可以使用。如果經檢測電梯不適合使用,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質監部門將強制電梯使用單位立即停止使用。
陳立輝講,近三年內,電梯在使用過程中還未發生傷亡事故。然而,目前迫切需要更換的一些老電梯,更換費用由誰出、怎麼出?哈市尚缺乏統一的標准。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電梯的維修和更換都應啟動維修基金,但僅靠維修基金難以支橕電梯更換的費用。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電梯的使用壽命為20年、商品房的使用壽命為70年來計算,一幢住宅樓『一生』要使用二代電梯,每部電梯20萬元,一幢樓2部電梯,更換費用就需80萬元。每部電梯在報廢前,平均的大修費用也超過5萬元。也就是說,業主入住後,電梯的大修、更換總共要用掉90萬元。這筆巨款從何而來,這也就給這些高齡電梯的更換帶來了難題。
業內人士李先生認為,老舊電梯經常因設備老化外,超重和使用頻率較高發生事故,應當引起各方重視,尤其是10年以上電梯佔到哈市電梯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些電梯即將進入『高危期』。
哈市政協委員張麗娟也表示,哈市應盡快出臺地方性法規,規范各行業管理,消除住宅電梯的安全隱患,並在電梯報廢期限內未雨綢繆,提前籌備好電梯專項基金,避免因為資金問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同時抬高立項審核門檻,設立電梯更新改造基金;完善住宅小區的管理機制、出臺電梯維修保養的收費標准,以保障市民的乘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