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七成市民不走天橋『跨欄』過馬路 市民出招治亂象
2011-07-15 10:00: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石岩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過街天橋下橫穿馬路的行人

  東北網7月15日訊 12日7時40分許,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尚志大街新一百門前路段,兩名男子跨越護欄准備橫穿尚志大街時,被一輛快速經過此處的金杯面包車撞倒,致一死一傷。距慘禍現場數十米處的西十四道街街口,就有一座人行過街天橋。

  記者隨後在附近走訪發現,正值早高峰時間,一輛公交車停靠在站臺後,從車上下來七八名乘客,他們走下人行道,瞅准時機,徑直跳過護欄衝到馬路對面,過往車輛紛紛避讓。而距離這些人十幾米外就是一座過街天橋,橋上空空蕩蕩,很難見到人。

  12日11時許,在道裡區安發橋與撫順街相交處,幾名想要過街的市民無視安發橋上川流不息的車輛,紛紛走上機動車道,跳過中間的隔離帶,和呼嘯而來的車輛爭搶馬路。旁邊不足10米遠的天橋卻只有為數不多的行人通過,幾乎成了擺設。從11時30分至12時,此處共有64名行人亂穿馬路。一位橫穿馬路的市民表示,自己也知道走天橋比較安全,但一般都是時間充裕的時候纔走天橋,時間匆忙了就直接橫穿馬路,畢竟走天橋還是繞了點兒。一位經過的駕駛員表示,由於在安發橋與撫順街相交處並沒有設置人行橫道,所以大部分司機行駛到該路段時並不會刻意減速,大量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不走天橋橫穿馬路,不僅會造成這一路段的交通擁擠,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13日7時,香坊區公濱路朝一中門前,上班高峰期,公濱路上的車輛已經達到飽和。記者發現,在附近公交站臺,從公交車下來的乘客大多會選擇在馬路中間直接穿行,過往司機經常被弄得措手不及,緊急剎車躲避行人,這讓本來就飽和的路面更加擁堵不堪。而在距離車站僅20米的地方,就有一座過街天橋,但是走天橋的人屈指可數。

  13日11時30分,哈市紅旗大街松雷中學門前,去年冬天修建的一座過街天橋顯得十分多餘。這裡是個十字路口,有信號燈和斑馬線,過街的行人幾乎都不會『捨低求高』走上這座過街天橋。『這麼熱,誰上去啊?連個遮擋的東西都沒有。』正在路邊打掃的一名環衛工人指著長江路與紅旗大街交叉口的信號燈說,一部分市民為少走幾步路,能快點到對面,別說走天橋了,連信號燈都不看直接就衝過去了。據記者粗略統計,10分鍾內共有70多名市民從人行橫道穿過馬路,而走天橋的不足15人,橋下、橋上行人數量差距懸殊。

  放著安全的過街天橋不走,為何偏偏選擇冒險在疾馳的車流中穿行?采訪中記者發現,圖方便是主要原因。行人如果橫穿馬路,在車少的情況下,幾秒鍾便可走到馬路對面,車多時,十幾秒的時間也足夠了,最多不超過半分鍾;而如果走過街天橋起碼要花費兩三分鍾。許多市民為圖省時省事,選擇了橫穿馬路。

  修建過街天橋原本就為給行人提供便捷和安全,然而多數市民卻對此視而不見。在因跨護欄付出生命代價的慘痛教訓面前,一些人的安全過街意識依然淡薄。因此,有市民建議,在硬件設施和服務健全的前提下,相關立法部門應效仿醉駕入刑,加大處罰標准,增加罰款額度,通過嚴厲的法律法規,督促市民安全過街。同時也希望市民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

  針對哈市橫穿馬路翻越護欄最嚴重的哈站地區,不少司機紛紛表示應該恢復哈站前道路中間的高護欄設置。『護欄較高時,至少可阻擋行人跨越,變成矮墩後行人完全無所顧忌,每次開車行至哈站前時都特別小心。』的哥劉師傅說,有關部門將護欄由高變低的這一做法,不利於城市交通管理,值得商榷。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