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訊 到2015年,全省現有三級醫院均要建成三級甲等中醫院,省級中醫院要建成國家示范中醫院;各市(地)至少建設1所三級中醫醫院,3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中醫院要達到二級甲等標准。於日前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高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人纔隊伍建設、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等8個方面,勾畫了全省未來10年中醫藥發展的宏偉藍圖。
《意見》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等全面發展。到2020年,中醫藥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中醫藥人纔隊伍素質全面優化;北藥品牌在全國打響,中藥產業成為全省支柱產業,將我省建設成中醫藥強省。
《意見》要求,各地在區域衛生規劃中要合理安排和設立中醫醫療機構,完善以各級公立中醫醫院及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所中醫藥人員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到2015年,所有公立中醫院均要建成專科特色突出、綜合功能完善的中醫醫療、保健中心。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均要按國家標准設置中醫科室和中藥房,中醫病床數不少於床位總數的5%。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執業(助理)醫師須佔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25%以上,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至少要配備1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執業醫師。
《意見》指出,要促進非公立中醫醫療機構發展,加快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或個體行醫,允許符合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
《意見》提出,鼓勵醫療機構積極運用簡便驗廉的中醫藥診療技術,降低醫療成本。到201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覆蓋面要達到95%以上。積極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到2015年,每個縣(市、區)要建成1個中醫『治未病』基地。
《意見》指出,全省要完善中醫藥師承和繼續教育制度,落實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培養與專業學位相銜接政策。到2015年,采取名師帶高徒方式培養人纔200名;采取跟師學徒方式培養基層公立醫療機構中醫骨乾人纔1000名;開展村醫拜師活動,培養鄉村中醫5000名;建設成25個國家級中醫藥重點學科和50個省級中醫藥重點學科。要建立政府表彰和社會褒獎相結合的中醫藥人纔激勵機制,開展省名中醫評選活動,完成第四批省名中醫和首批省級國醫大師的評審工作;建成5個國家級中醫藥重點實驗室、16個國家級中醫藥科研實驗室、50個省級中醫藥研究室。
《意見》規劃,要加快全省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和商業體系,建設現代化中藥產業制造基地、物流基地、中藥產品出口基地,打造一批中藥制造『名廠』和中藥經營『名店』。到2015年,建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中藥制造企業集團,培養5個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中藥大品種,10個年產值10億元的中藥特色品種。支持企業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研制創新藥物,推進中藥飲片加工業的改造昇級。到2015年,全省中成藥銷售額要超過200億元;到2020年,實現年銷售額600億元。
為保障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中醫藥工作領導,將發展中醫藥事業目標任務列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指標,實行逐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