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近年來,慶安縣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注重圍繞市民『菜籃子』做文章,在為市民提供豐富農副產品的同時,在生產、市場准入、市場監管等環節層層嚴把關,確保市區百姓吃上放心肉、安全菜。
生產環節嚴把關,從源頭上抓安全。為了讓百姓吃上『綠色』放心菜,這個縣對菜農實行全程監管、定期抽查的監管方式,要求菜農從選種、施肥、用藥、采摘到銷售建立全程田間管理檔案。縣綠色食品辦公室的張主任向筆者介紹:『我們每月、每季都對大棚蔬菜進行定期檢測,同時還不定期開展抽查,基本不使用農藥,如需用藥也都采用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確保上市的蔬菜在用藥安全期後再進入百姓的菜籃子。』針對畜產品安全問題,慶安縣以制度先行的方式,建立逐級包片的全方位監管網絡,要求每個養殖戶必須建有免疫檔案;撥付專款購買了『瘦肉精』快速檢測試劑,采取拉網式摸底,對轄區內畜禽養殖戶進行全面排查,確保產地檢疫率達到100%。目前共檢測規模養殖場57戶,檢測豬、牛、羊4515頭,『瘦肉精』檢測全部為陰性。
上市環節嚴把關,從市場准入中抓安全。這個縣在農產品生產環節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注重市場准入環節的監管力度,加強畜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執法工作。定點屠宰場實行派駐檢疫員24小時值班制度,檢疫率達100%。對城區所有的冷鮮肉專賣店、冷庫、鮮肉經營攤點、超市進行全面檢疫巡查,杜絕病害動物產品上市銷售;對大型屠宰點以及屠宰業戶監督檢查,嚴控未經檢疫畜產品流入市場。實行24小時值班制,對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車輛進行驗證、查物、檢疫和消毒,嚴格把握畜禽產品市場准入關,確保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的畜產品。同時,充分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帶動作用,現有蔬菜生產合作組織20個,成員不僅共同商討新品種的種植推廣,還對本組織生產出的農產品自發監督。
市場環節嚴把關,在流通領域抓安全。為確保市場流通領域食品安全,這個縣從5月起利用100天時間,開展『百日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把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發放,對從事食品流通經營的業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審查其資質條件,對不符合經營食品條件的,堅決不予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同時,以『查、看』為主要內容,引導和監督超市、商場、批發市場和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質量管理體系和自檢體系,嚴禁不合格食品和有害食品退市後再次變相進入市場,轄區內食品經營單位建立食品進貨驗收臺賬和索證索票臺賬都達到了100%。充分利用食品快速檢測箱,開展日常巡查隨機抽檢和明確品種專項檢測活動,巡查抽檢注水肉、蔬菜農藥殘留、酒精度和食用鹽碘、水產品甲醛含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