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訊 記者昨天從哈爾濱銀行獲悉,該行繼2007年與省教育廳等部門共同推出就學地國家助學貸款後,今年又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後每年7-9月,在外省讀大學的考生均可在省內辦理由國家貼息的助學貸款,每生每學年最多可貸5000元,貸款期限最長達14年。
生源地助學貸款無須擔保
據哈爾濱銀行助學貸款中心負責人介紹,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考入大學的學生在家庭所在的縣、區向金融部門申請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它不需要任何抵押。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發放的范圍包括國內高校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高職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也就是說,考上省外普通高校及省內民辦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可申請。其貸款額度標准與此前的就學地國家助學貸款一樣,均為每生每學年最高5000元。
貸款期限最長延至14年
另據介紹,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制加10年確定,即最長14年。還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提前還清全部貸款;另一種是借款人畢業後兩年內只歸還利息,兩年後開始按月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即:學生在校期間利息全部由中央財政補貼,畢業後利息全部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共同負擔,學生畢業後兩年期間為寬限期,寬限期內只付利息,不還本金,寬限期後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償還本息。
共同借款人包括學生和家長
我省曾於2007年起由省教育廳、哈爾濱銀行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出了就學地國家助學貸款,並面向就讀於省內高校的貧困學子發放助學貸款。截至目前,已累計投放10億餘元,共資助8萬餘名貧困學子。此次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生源地助學貸款,將進一步擴大資助范圍並使眾多貧困家庭由此受益。
據哈行助學貸款中心負責人介紹,在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時,必須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組成共同借款人,並須由鄉、鎮、街道民政部門出具關於借款學生家庭經濟困難證明,而且這筆貸款將由學生和家長共同承擔還款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