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為充分發揮黑瞎子島地緣和資源優勢,加快旅游開發建設,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黑瞎子島列入全省12個重點旅游名鎮,進行重點開發建設。目前島上各項建設工程進行順利,部分景點已具備接待游客的能力。有關部門現已有條件地開放黑瞎子島登島旅游。
18日,記者跟隨150餘人組成的旅游首發團乘汽車從哈爾濱出發,19日抵達撫遠縣並進入黑瞎子島。
『東方第一哨』莊嚴無比
游覽黑瞎子島邊陲風情,一定不要錯過堪稱世界上最小的鎮子——烏蘇鎮。雖然這裡叫烏蘇鎮,但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鄉鎮級別行政建制,這裡只有一戶居民、一個哨所和一群守衛祖國的哨兵。
進入烏蘇鎮,即可看到『東方第一哨』,這是我邊防某部的一個前沿哨所,哨所營區內一面鮮紅旗幟造型的紅色雕塑上,是198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親筆為烏蘇鎮哨所的題詞:『英雄的東方第一哨』。在通江口旁的沙堆上,豎立著一塊界碑,上面寫著『260(1),1993』。260號界碑是中國與俄羅斯面向烏蘇裡江的邊界線,在黑瞎子島回歸之前,它是中國最東端的一塊界碑,如果按順時針方向,從東往南,這塊碑可以視作『中國國界的第一塊碑』。當地人習慣稱它為『0號碑』。在『260』號界碑以西不到500米的樹林裡,還有一塊刻有中國國徽的國界碑,莊嚴無比。
烏蘇大橋 東方第一橋
為了接待游客登島,黑瞎子島臨時搭建了一座通島浮橋,這是目前游客乘汽車登島的臨時交通方式,在這裡可以遠眺我國正在建設中的通島大橋——烏蘇大橋全貌。該橋位於我國版圖東極,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昇起的地方,因此,烏蘇大橋堪稱中國東方第一橋。
大橋全長6.4公裡,其中橋身1.6公裡,形似含苞待放的太陽花,象征著中俄人民世代友好和平的願景如花似錦。大橋於2010年6月開工建設,擬於2012年10月交付使用,建成後游客將通過烏蘇大橋登島。
俄兵營舊址 歷史的見證
通過浮橋登島後,即可看見一所兵營舊址,這是一座建於1979年的老式兵營,位於島上原俄羅斯管轄區域,這是2008年俄方歸還黑瞎子島西側地區後留下來的建築,也是黑瞎子島部分主權回歸的鮮活歷史見證。
北大荒生態園 島上最大單體建築群
中國黑瞎子島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保護濕地,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開發建設後對游客開放。正在建設中的北大荒生態園是島上目前最為龐大的單體建築群,據施工方介紹,采用『水立方』技術的主體工程年底前可以完工。這裡是北大荒農業開發、四季植物展示的綜合性景區,目前整體項目還在建設之中,部分項目已經完成,可以滿足游客的團隊用餐功能。建成後,這裡將具有完善的食宿接待功能。
濕地公園 原生態濕地風貌
黑瞎子島濕地公園位於黑瞎子島西側,它是為了保護黑瞎子島濕地的原生動植物與生態環境而建設的。公園以水和濕地景觀為主體,通過對木棧道的形式組織游覽線路,展示了黑瞎子島生態濕地所特有的濕地景觀。
目前公園已完成全部棧橋工程,游客在這裡既可以登高一覽全部濕地景觀,也可以親水、親綠、親自然。這裡是黑瞎子島上原始自然風光與人為建築完美結合的景點之一。它的建設,標志著我國對島上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剛性原則和強大信心。
259號界碑紀念中俄領土交接
來黑瞎子島必須要看的地方就包括回歸交接紀念碑。黑瞎子島北側259號界碑,是島上最後設立的界碑之一,也是2008年兩國領土交接的紀念地。
2004年10月簽署的《中俄兩國東段國界補充協定》,2005年4至5月分別得到兩國立法機構的批准。兩國工作人員經實地勘測,在黑瞎子島上共立有界碑15塊,其中俄方7塊、中方8塊。回歸處界碑又稱259界碑,它除了是兩國領土的永久性分割標志,還是為了紀念這裡曾經舉行過的領土交接儀式。
太陽廣場 中國東極
太陽廣場是新建旅游景區,是黑瞎子島外中國大陸的最東端。廣場的形狀猶如探入水中的艦艇艇首,在這裡可以參觀『東極極標』,體驗廣場上的各種休閑游樂設施,並能夠隔烏蘇裡江眺望俄邊境小鎮卡紮科維茨沃。
黑瞎子島簡介:
黑瞎子島又名撫遠三角洲,俄羅斯稱大烏蘇裡島,位於烏蘇裡江和黑龍江的匯合處,總面積約335平方公裡。
2008年,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了中俄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黑瞎子島西側約171平方公裡陸地及其所屬水域正式劃歸中國。2010年,中俄總理第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確定,雙方將共同對黑瞎子島進行綜合開發。
黑瞎子島是中國的最東端,是祖國最早迎來日出的地方。中方對黑瞎子島的總體功能規劃包括生態保護、旅游休閑、商貿流通、口岸通道4大主要功能,由75%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和25%的旅游經貿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