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7月20日訊 加快發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今天的雙鴨山大潮激蕩。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雙鴨山激情似火,處處跳動著『快發展、大跨越,爭晉位』的動人音符。
經濟高速增長、綜合實力連續躍昇、發展後勁顯著增強;基礎建設投入空前、城鄉面貌變化巨大、城市形象大幅提昇;社會總體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受益最多……
今天的雙鴨山,變化之新,變化之快,變化之大,讓人咂舌。
突出發展保跨越,突出民生促和諧,突出效能增實效。按照市委『快發展、大跨越、爭晉位』的要求,雙鴨山深入實施『五區一城』發展戰略,全力落實『八個重點抓』工作部署,譜寫了煤城經濟社會快發展、大跨越的嶄新篇章。
過去的五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十五』時期增長1.2倍,年均增長16.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倍,年均增長3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接近翻一番,分別年均增長13.7%和15.1%。
『十一五』時期,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96億元,是『十五』時期的4.8倍;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417項,其中億元以上項目91項。累計投資近110億元,實施了安邦河治理、沈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以及路網、熱網、水源、場館等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521項;實施了泥草房改造、小城鎮建設、通村公路硬化、村級活動室建設、飲水安全、村屯綠化等六項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
這些實實在在的數字,為確保雙鴨山全市綜合經濟實力早日進入全省第一梯隊,為『十二五』時期持續攀昇和『三步走』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雙鴨山市是一個以煤、電、鋼、糧為主的資源型城市,生態優良,資源富集。域內擁有聞名中外的珍寶島、北大荒象征的雁窩島和漢魏時期遺址鳳林古城等歷史自然景觀,被譽為『挹婁王城,濕地之都,煤電基地,北國糧倉』。近年來,雙鴨山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全市主要經濟指標連續8年保持高增長。2007年成為『省級園林城市』, 2008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金融生態城市』,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創新力十佳城市』,2010年又榮獲『中國十佳投資創業城市』稱號,形成了新一輪跨越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強勁態勢,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一批大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為雙鴨山發展積蓄了力量,增強了後勁。
借助資源競爭力、生態親和力、產業擴張力、區位凝聚力和歷史文化傳承力等優勢,打造硬環境,優化軟環境,尋求新突破,促進快發展,實現大跨越。進入『十二五』時期,雙鴨山市繼續大力弘揚歷屆市委班子形成的『一屆接著一屆乾、一本經念到底、一件事抓出頭』火炬精神,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五區一城』發展戰略為著力點,全力推進資源轉換、產業轉優、體制轉軌、城市轉型,堅持『八個重點抓』,重點建設煤、電、鋼、糧、化、新能源、新建材七大主導產業,努力建設生態平安富裕和諧雙鴨山。快發展、大跨越、爭晉位。今年雙鴨山通過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全力以赴抓園區強工業、堅持不懈抓農業富農民、不遺餘力抓商貿活市場、多措並舉抓財稅增收入、務實創新抓城建提功能、毫不懈怠抓民生促和諧,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借勢登高,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
高端站位謀發展。雙鴨山以更大的膽略和氣魄投入到新一輪科學發展的大潮中,加壓鼓勁,真抓實乾,爭先晉位,全力確保我市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省第一梯隊,為『十二五』時期持續攀昇和『三步走』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