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訊 7月5日,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發生電梯事故,致1死30傷。這起事件將事故中使用的奧的斯513MPE自動扶梯推向了輿論的浪尖。而在接下來的短短一周內,上海一部載有十多名乘客的電梯突然從4樓如自由落體般『直墜』底樓;南京地鐵扶梯十多人突然從電梯上摔下;深圳地鐵4號線發生扶梯逆行故障致多人受傷,上海曹楊路站一自動扶梯運行中突然停止……十幾天的時間裡,電梯事故仿佛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突然間被推倒,讓一些市民開始對乘坐電梯心存餘悸:我們乘坐的電梯安全嗎?
![]() |
資料片
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市在用各種電梯共有12425部,主要集中在市區內的商服、賓館、機關、醫院、寫字樓和高層住宅。其中,1980年以前的電梯有近100部,1980年至1990年近600部,1990年至2000年近2400部,2000年至今9000餘部,且近三年來以平均每年1500部的速度增長。
據介紹,電梯的安全壽命通常為15年。但由於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並沒有規定電梯強制報廢的使用年限,因此一些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電梯至今還在我市一些建築物中運行,很難保證這些老舊電梯在運行中不出現故障。
下班後的王剛站在自家單元的樓道內等電梯,就在電梯向下駛來的時候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迅速走向樓梯直奔位於七樓的家。『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電梯接連出現問題,讓人感覺電梯越來越不安全,現在只要不是太累我一般都會選擇爬樓梯回家。』接二連三發生的電梯事故被媒體曝光以後,很多人開始像王剛一樣對乘坐電梯心存餘悸,與之前相比他們現在更願意選擇爬樓梯的方式上樓。他們認為,爬樓梯雖累,但安全。
哈市質監部門對哈市機場、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使用的電梯及扶梯進行清查後發現,我市沒有設計制造存在缺陷的奧的斯513MPE型號自動扶梯
清查奧的斯513MPE
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的自動扶梯事故發生不久,就有人指明,這次事故中的故障扶梯與去年12月14日在深圳發生事故的扶梯型號完全一致,均為奧的斯513MPE。國家質檢總局此時也專門發出緊急通知,叫停奧的斯該型號自動扶梯,並聯系電梯制造廠家及維護保養單位對該型號自動扶梯開展全面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隨即,我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針對奧的斯品牌的513MPE型號自動扶梯進行安全檢查。經過多日清查發現,我市目前共有奧的斯品牌的電梯1335部,其中自動扶梯177部。沒有國家質監總局要求停止使用的513MPE型號自動扶梯。為了進一步確認此型號自動扶梯在我市沒有被使用,檢查人員專門致電生產513MPE型號自動扶梯的中國天津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詢問該型號自動扶梯在哈爾濱銷售情況。得到的答復是,這個型號的自動扶梯從未在哈爾濱銷售過。
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雖然我市沒有發現問題型號自動扶梯,但質監部門已經要求所有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都對電梯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保,在各單位自檢完成後,質監局將進行抽檢。
據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副處長郭峰介紹,今年6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就下發了加強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安全監察工作的通知。我市質監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已對市內的2394部自動扶梯和60部自動人行道進行了安全檢查。
采訪中,針對我市偶發的一些電梯事故,專家表示,電梯作為特種設備,日常維護保養相當重要。按照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應當至少每15天對電梯進行一次維護保養。維保工作包括清潔、潤滑、調整偏差、換取易損件等。同時,高層建築的物業管理部門需要每年向當地技術監督局上報電梯年檢。『如此高密度的維保和檢測,應當說乘坐電梯還是很安全的。但是我市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老舊電梯仍在運行,這些電梯由於種種原因得不到更換,成為我市電梯事故的多發地帶。』
目前,我市有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的電梯近100部,使用期超過20年的電梯2000餘部。這些老舊電梯無疑成為了建築物中的定時『炸彈』,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據介紹,這些老舊電梯得不到更換的原因主要是經費問題
老舊電梯成事故頑疾
據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市在用各種電梯共有12425部,主要集中在市區內的商服、賓館、機關、醫院、寫字樓和高層住宅。其中,1980年以前的電梯有近100部,1980年至1990年近600部,1990年至2000年近2400部,2000年至今9000餘部。且近三年來平均每年1500部的速度在增長。
『大量的老舊電梯得不到更換,致使一些單位和住宅使用的電梯常常出現故障。』采訪中郭峰對記者說:『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並沒有規定電梯強制報廢的使用年限,因此一些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電梯至今還在一些建築物中運行,很難保證這些老舊電梯在運行中不出現故障。』
據了解,電梯的安全壽命通常為15年。而一些電梯在過了安全使用年限以後,由於使用單位沒錢更換,這些電梯不得不繼續運行,這種情況在居民住宅中最為普遍。
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比賬,按照一部電梯的安全使用壽命為20年、商品房使用壽命為70年計算,一幢住宅樓『一生』至少要更換三次電梯,以每部電梯的價格為20萬元計算,一幢樓2部電梯,更換費用就需120萬元。而每部電梯在報廢前,平均的大修費用超過5萬元。也就是說,業主入住後,電梯的大修、更換總共所需費用大約要150萬元。這筆巨款從何而來,成為困擾很多小區物業公司的難題。
記者從我市房產住宅局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看到,我市住宅電梯日常運行的維護成本中主要包括運行電費、維護保養費、維修材料費用、年安檢費、綜合保險費、人工費等幾項。由此可見,物業公司在向業主收取的電梯費中並不包括電梯的大修和更新改造費用。這份報告中也明確指出,我市還沒有明文規定,住宅用電梯更換費用應該由誰承擔。
物業公司向業主收取的電梯費不包括更新費用,相關文件又沒有明確這筆費用由誰來出,國家也沒有出臺電梯使用年限強制報廢規定。老舊電梯的出現似乎成為了必然。一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現在向業主收電梯費都很困難,更不用提向業主收更換電梯的費用了。物業不會也無力承擔這筆龐大的費用,只能盡量對電梯進行維護,但這肯定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因為一部電梯在使用幾十年以後老化是必然的,僅靠修修補補絕對解決不了問題。
老舊電梯得不到更換,維護保養自然成了關鍵問題。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爭奪客戶,電梯維保公司之間相互壓低價格。一些物業公司為了減少開支也願意選擇那些要價低的維保公司,可是殊不知,低價維保的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
低價維保讓人難放心
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有資質的電梯維保公司一共有73家,這些公司大多在我市開展電梯安裝、維修、維保等服務項目。但現實情況是,一些電梯維保公司為了能夠在市場上佔有更大份額,往往壓低服務收費來爭取客戶,這也成為了行業中公開的秘密。
一位在我市電梯維保行業中工作過多的維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在我市開展電梯維保服務的既有電梯生產廠家,也有第三方的維保公司。但由於廠家提供的維保服務價格普遍偏高,所以電梯使用單位在對電梯維保時大部分都會選擇第三方維保公司。 『這如同一輛汽車在4S店維修的價格要比普通修配廠高出很多是一個道理。』這位維修人員說。
采訪中,這位維修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電梯的生產廠家負責維保,一部電梯一年的維保費用大概為7000元左右,高的甚至達到1萬元,而第三方維保公司卻能將其壓縮到3600元甚至更低。即使這樣的價格,第三方維保公司為了爭取到客戶,甚至還能繼續將價格壓低。同時,一些維保公司還在與物業簽訂的合同上將維保價格上調,把多收的服務費用當做提成付給物業管理部門的經辦人,以確保公司能夠長期為物業提供維保服務。
『電梯使用單位為節約資金,維保公司又要在競爭中招攬業務,雙方一起壓低維保價格,只能導致維修保養電梯質量大幅縮水,一些低價質劣的維保已在行業中出現。』一位業內人這樣說。他曾在一個小區中看到,小區中一共有8部電梯,每部電梯每月維保費用為300元,『8部電梯一個月是2400元,維修工人需要兩名,這些錢都不夠給他們開工資的,還拿什麼錢去給電梯換件呢?錢只能從電梯上找齊。』這位業內人士說,在這樣的價格中挖掘利潤空間,難免要以犧牲質量為前提,導致該換的件還能湊合使用的情況下就不去更換,從而給電梯埋下了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電梯的維護需要高額的費用,還有些物業公司對電梯維保偷工減料,只有在電梯關人、停止運轉情況下纔進行維修。
如今,電梯安全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究竟怎然纔能讓我們身邊的電梯更安全,讓所有的人更放心地使用電梯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了其他一些城市針對電梯安全所采用的一些辦法
電梯也需要『養老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市質督局就曾規定過住宅電梯的壽命年限,一棟樓如果是單梯,使用壽命為15年,如是雙梯,使用壽命在18年左右,根據實際狀況可以適當延長。同時還要求電梯使用中,三年左右要進行一次中修,五至六年要進行一次大修。近日,北京市建委又頒布了新的通知,規定電梯運行12年以上就要加強監管,以確保電梯在使用中的安全。
南京市提出,將電梯的大修、更新改造費用,從原來的維修基金中單獨列出來,同時規定不再由業主交納,改由相關的開發企業提前『埋單』:按照建築的具體樓層不同,電梯被分成四個級別,每部費用從20萬元至60萬元不等。電梯『養老金』改為開發商繳後,將被統一繳到一個專門設立的銀行賬戶,以便專項專用。對於已繳過物業維修基金的老房子,仍按舊辦法執行。至於房改房,相關部門則爭取產權單位承擔部分費用,以減輕業主個人負擔。
采訪中有關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盡快出臺有關電梯安全使用的規定,讓我市一些進入『病危期』的老舊電梯早日退出『歷史舞臺』,消除現存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