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 『手握遙控器,輕輕一點,農業信息、種養技術、市場行情……我們想看什麼節目,就能收到什麼,真是太方便了。以後我們再也不愁該發展什麼致富項目了。』慶安縣慶安鎮一位農村大爺感慨地說。
以建為基礎,完善配套設施。這個鎮先後投入資金160多萬元,完善村級辦公場所、文化廣場和電教化配套設施建設,其中新建面積610多平方米,二層辦公樓村部1個,新建面積2000多平方米村級文化廣場1個,新建文化書屋2個,維修村部和文化廣場5個。各行政村分別按照現代遠程教育站點『一網四機』標准,配備了寬帶互聯網,電視機、DVD或VCD機、計算機、數字機頂盒。
以管為抓手,建立多種制度。這個鎮先後制訂出臺了《遠程教育學習制度》、《信息反饋制度》、《設備維護管理制度》、黨員乾部定期學習制度和節目預告制度等以及管理辦法。在學習的方式方法上,把黨員教育與農民培訓相結合,不斷增強學用廣泛性。近年來,共舉辦培訓班80多期,培訓黨員乾部4000多人次。把課堂教學與基地實踐、專家入戶指導三者相結合,增強學習實用性。建成食用菌、蔬菜等特種種植、PIC豬等特種養殖遠程教育實踐基地,推進學用成果轉化。
以用為目的,確保成效明顯。這個鎮通過遠程化教育不斷引導群眾尋找致富信息,拓展致富項目,先後建立了1個黨員創業示范區,1個黨員創業示范基地、12個黨員創業示范戶,帶動190餘戶農民創業、就業。同時積極溝通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為18名黨員和群眾協調創業貸款120多萬元。明波專業合作社通過不斷提高生產技能,拓寬致富門路,現在這個合作社已經擁有固定資產300餘萬元,豬捨2500平方米,養牛200頭,生豬存欄700多頭,建立起一個集家禽、牲畜為一體的立體養殖基地。同時充分利用遠程化教育信息資源,組織黨員乾部學習實用技術,為農民提供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牲畜防病、醫治辦法,為種植養殖大戶分析市場行情,利用網上信息,把食用菌、蔬菜等產品銷往了山東、廣州等地。有人借助遠程教育建立起個人網站,實現網上購銷,帶動了全鎮蔬菜種植業的發展。2010年,蔬菜發展900多畝,農民平均增收6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