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 上半年,黑河市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這一主線,積極推進特色漁業、健康漁業、品牌漁業和多元漁業建設。全市漁業經濟呈現總量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昇、功能擴展的喜人形勢。
漁業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全市放養面積達到326837畝,比上年提高13.2%;1至6月份水產品產量和漁業產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0.2%和11.3%;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預計可達8547噸,漁業產值可突破1億元大關,漁民人均純收入可實現7900元,分別比上年提高15.8%、15%和12.9%。
漁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名特優放養面積達到46644畝,比上年提高9.5%,養殖品種達27個。河蟹養殖面積達16880畝。泥鰍、葛氏鱸塘鱧等土著品種養殖面積也進一步擴大,以高白鮭、哲羅鮭、大白魚、鱖魚等優質冷水魚品種也開始大規模放養。網箱、網欄養殖發展迅速,網箱養殖面積達6200平方米,比上年提高97%。上半年,投放苗種近5萬公斤,預計年產優質商品魚15萬公斤,產值1200萬元。網欄養殖面積達2000畝,分別比上年提高25%。
水產品質量進一步提昇。全市無公害養殖面積達269900畝,佔總面積的82.6%,比上年增長16.2%。實施標准化養殖面積23445畝,比上年提高6.6%,無公害認證面積達18.4萬畝,比上年提高7%。通過連續四年開展水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和健康養殖基地創建活動,全市有15家企業晉昇為國家級、省級健康養殖基地。
品牌漁業的創建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市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借助哈洽會等平臺,推介宣傳五大連池『礦泉魚』,黑龍江『網箱魚』等品牌。繼五大連池鯉魚、鰱魚、?魚完成地理標志認證,上半年,五大連池風景區又申報了『五大連池鯽魚』的地理標志認證。同時,黑龍江網箱魚的認證及品牌注冊工作正在進行中。目前,全市已有『五大連池礦泉魚』、山口湖『鑫生』、『臥牛湖』等品牌魚通過注冊認證。
漁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魚禽畜相結合的綜合養殖面積達18500畝,比上年提高21%,全市休閑漁業點數發展到172處,游釣面積達3萬畝,分別比上年增長11%和53.9%,有較大型的度假村16處,漁家樂37處,小型水產品加工也在試運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