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9日訊 近日,市總工會對我市市區千家單位中的未婚青年男女職工擇偶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牡丹江市未婚青年職工有8000人左右,其中女性佔六成,30歲以上的大齡青年佔四成,大齡未婚青年呈逐年增多趨勢。對此,市總工會有關人士分析,未婚青年擇偶條件過高、社交圈窄並缺少相親平臺,是未婚青年、大齡青年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
市區職工中有八千男女未婚
近段時間,市總工會依托各基層工會組織,對市區1000多家單位的未婚青年男女職工的擇偶情況進行了調查。這1000多家單位既包括了市區的機關、事業單位,還包括大中小型國企及民營企業及駐牡高校等單位。
根據調查,目前,這些單位的未婚青年男女性別比例約為4:6。其中,25歲以下的未婚青年約佔15%;25歲至30歲的未婚青年約佔45%;30歲以上的未青年約佔40%。此外,這些未婚者中,大專以下學歷的約佔60%;本科學歷的約佔36%;研究生學歷的約佔4%。
房子成大多女性擇偶『硬件』要求
『房子是最基本的條件,我已經30歲了,怎麼也不能讓我結了婚幫對方還貸款。』調查中,任職我市東安區一企業的張小姐說,她的擇偶條件很明確,就是要有房子,而且不能是正在貸款買下的房子。張小姐還說,她身邊不少沒結婚的女同事、女朋友的想法都和她差不多。
記者了解到,此次,根據對其中500名未婚青年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未婚青年的擇偶標准中,八成都把經濟基礎放在首位,而且女性比男性擇偶條件相對高些。其中85%以上的女性將房子排在了經濟基礎的首,而50%以上男性更注重的是對方的工資收入。
此外,未婚青年擇偶的條件還包括個人品性、身高、學歷、工作等等。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是否有車代步也成為一些女性擇偶的新條件。
社交圈窄導致未婚者增多
市總工會的有關人士表示,前幾年他們也曾通過各單位工會組織對未婚男女職工進行過調查,相比以往,此次調查中明顯感覺未婚男女有增多趨勢,其中大齡青年增多趨勢明顯。
對於是何原因導致未婚男女有增多趨勢,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社交圈窄、缺少相親互動平臺』的佔到了21%;選擇『工作壓力大,沒時間談戀愛』的佔到了約20%;選擇『對愛情寧缺勿濫、曾被感情所傷的』的佔到了17%;選擇『不會與異性相處,對自己缺乏自信』的佔到了12%;選擇『因事業和學業而錯失交友的最佳時機』的佔到了9%;此外為其他。
家住牡丹江市西安區的小陳告訴記者,今年33歲的他是正規大學畢業,目前在牡丹江市一家大型企業做財務工作,但因社交圈窄,而且家又不在本市,很少有與同齡異性接觸的機會。他也試著找過一些婚介所,但因不是很正規,險些被騙。而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張,則因每天到處東奔西跑忙業務,很少有時間靜下來考慮自己的婚姻。
為此,市總工會有關人士總結分析為,導致目前未婚男女增多的原因,除時下青年男女過於現實,擇偶標准有所提高這一自身因素外,還與缺少相親平臺等外界因素有關。為此,也呼吁各單位,能夠從關心職工的角度考慮,通過召開部門與部門之間聯誼會等方式,為未婚男女青年特別是大齡未婚男女青年提供相識、相知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