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自吹自擂虛構工作 校園周邊『黑招工』騙術揭秘
2011-08-01 09:14:0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單思源 楊曉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訊 隨著本報對高校周邊『黑招工』問題連續報道的深入,社會各界對這些專門坑騙大學生的『黑招工』的關注也在持續昇溫。三天時間裡,已有十多名大學生通過開通的專項舉報電話訴說自己的遭遇。這些『黑招工』究竟在用什麼樣的手段讓如此多大學生受騙?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多年從事整治『黑招工』問題的南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科工作人員汪志濱,揭開『黑招工』的騙術真相。

  騙術一:自設『權威機構』

  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這些『黑招工』多數將駐地從民房搬到了寫字樓,從規模上看起來更加可靠,同時還打出了『全省大學生勤工儉學權威機構』、『大學生兼職基地』的幌子,用以騙取學生們的信任。汪志濱說,在查處過程中,這些『黑招工』老板自己承認:這些所謂的『基地』、『權威機構』都是自已隨便叫的,並沒有任何依據。

  對策:真正為大學生服務的勤工儉學基地等正規機構,都要經過勞動部門審批、備案。大學生們可到市、區兩級勞動部門的網站對此類正規機構進行查詢,切不可輕信沒有備案的機構。

  騙術二:掛羊頭賣狗肉

  這些『黑招工』中除去沒有任何手續的『黑店』,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掛羊頭,賣狗肉』,即用某正規公司的與職業中介無關的經營許可,從事招工活動。在查處過程中,一些『黑招工』掛出『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經營許可證,但在服務范圍內根本沒有職業中介一項,卻大肆從事介紹工作等業務,主管部門稱,這都屬於超范圍經營。

  對策:汪志濱說,大學生到任何一家中介機構找工作時,不僅要看清店內是否有懸掛公示的經營許可,還要看清審批的『服務范圍』中是否有『職業中介』一項,如不符合,不僅不要在這裡找工作,還應到當地的工商或勞動保障監察部門進行舉報。

  騙術三:巧立名目收費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這些『黑招工』的收費方式多種多樣,信息費、會員費、服裝費、制卡費、諮詢費等等,從30元至200元不等。汪志濱說,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用工單位收取求職者集資款、風險金、抵押金等都是違法行為,但現在的『黑招工』在收費時都避開了這些名稱,如『交180元會員費可享受一年之內免費找兼職』、『公司員工胸卡80元一個』等等,無論如何改頭換面,他們最後的目的就是收錢。一旦錢收到手,就以各種理由拖延甚至是威脅大學生,拒不返還。

  對策:依據相關規定,正規的中介機構、用人單位在招工過程中,是不應收取應聘者任何費用的。大學生如遇有以各種名義收取費用的狀況,一定要做出判斷,謹慎對待。

  騙術四:工種薪水全面昇級

  『做兼職伴娘,一天200元』、『修電腦每月3000元,三天包你學會』……這些充滿誘惑的條件,在『黑招工』過程中隨處可見。汪志濱說,這些『黑招工』也正是抓住了大學生社會經驗少、想乾『俏活兒』的心理,虛構出多種少乾活、多掙錢的工作,用來吸引求職學生,有的甚至聲稱可以介紹主持人、模特、空姐、兼職伴娘伴郎等工作,工資最多可達到每天200元。

  對策:現在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欺詐行為,都是以便宜的事為誘餌,讓人上當。對於那些不費力、錢來得快的工作,最好不要做,這種事成功的概率極低。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