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1日訊 七月鶴城,酷暑炎熱。為迎接『八·一』建軍節,哈爾濱陸軍預備役炮兵旅行程500多公裡,進駐齊齊哈爾市建華廠靶場,開展了2011實兵實彈演練。一排排整潔利落的帳篷,建成了一個有院落的『家』;一幅幅鮮活醒目的標語,表白了預備役官兵的心聲;一門門昂首天空的高炮,展示著怒吼前的虎威。記者在演練現場領略了『Y』字(預備役用肩章)官兵的一幕幕風采。據悉,此次演練是預備役炮兵旅組建8年來首次進行實兵實彈戰術演練。
白天頂烈日 晚上喂蚊子
空曠的靶場內一望無際的是大草原,白天平均氣溫都在30℃以上,暴露在酷日下的官兵們一個個早已是汗流浹背。每個人的迷彩服和帽子上都被汗漬勾勒出一道道白色的圖案,大家都笑稱自己是醃好了的咸鴨蛋——直冒油。
在152加榴炮營一炮位,一位中年『Y』字官兵賣力的進行壓、開拴訓練,身上的軍裝已經被汗水浸濕。這位來自哈爾濱市賓縣的42歲老兵顏丙忠在空閑時和記者拉開了話匣子。顏丙忠是1992年退伍的老兵,當時任職赤峰某師九團團部電臺臺長,退伍後在老家賓縣開了旅店做起了小生意。2008年,顏丙忠以退伍兵身份加入到哈爾濱陸軍預備役炮兵旅。此間,他隨部隊參加了2010-黑龍江省融合演練和松原打撈化工原料桶任務。
在此次演練中,最讓顏丙忠難忘的還是剛到宿營地的那天晚上,一紮高的草叢裡潛伏著無數的螞蟻、蚊子等蟲子,『吸血鬼』般蜂擁往官兵臉上、手上叮咬,有的蚊蟲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就隔著官兵們的迷彩服叮。宿營帳篷1個多小時搭完後,每名官兵的身上都被叮了許多又紅又腫的大包。軍醫邊給被叮了數十個膿包的顏丙忠涂抹風油精邊問:『痛麼?』顏丙忠樂觀地說:『沒事,就當義務獻血了!』
新系統助陣 擊潰『敵軍』
七月某日上午,天氣晴好,一門門火炮一字排開,直指天空。隨著3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演練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演練除了開展戰備等級轉換、組織快速動員集結、組織戰斗准備和實施等5項內容,還要著重檢驗新開發的『野戰指揮應急系統』。
『炮火准備!』接到導演部下達的命令後,各炮手迅速佔領陣地、打開大架、轉動手中轉輪、裝填彈丸和藥筒……不一會就將目標牢牢鎖定。
『表尺365,方向向右0-80,全營四發急促射,放!』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門門火炮噴出火舌。頓時,『敵軍』陣地炮聲隆隆,火光衝天。在炮兵的火力掩護下,步兵兵分四路,迅速向『敵方』陣地發起猛烈衝鋒。
突然,『敵軍』暗堡火力點進行反擊,步兵分隊前進受阻。危急時刻,只見偵察小分隊利用激光測距機迅速鎖定目標,將數據快速傳輸到野戰指揮應急系統,系統又迅速將數據傳輸到炮陣地。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戰炮齊發,碉堡炸開了花……
『野戰指揮應急系統大大地提高了野外作戰效能!』哈爾濱陸軍預備役炮兵旅旅長錢道龍向記者介紹說,該系統具有野戰應急指揮、炮兵快反、文電傳輸、跟蹤定位等功能,從偵察兵接收目標到瞄准手鎖定目標,時間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