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 記者從省政協了解到,在今年的『兩會』上,省政協委員劉榮昇提出了太陽島應該免費開放的提案。
劉榮昇委員在提案中舉例說,2009年4月,湖南長沙總投資12億元進行治理的橘子洲頭景區,曾打算每位游客收取100元門票,一時間引發市民和媒體噓聲一片,最終,市長駐足橘子洲頭宣布『門票全免』,贏來掌聲。2010年10月1日,南京市民及游客收到一個『大禮包』——投入11億元進行綜合整治的玄武湖公園,全面免費開放,在免費開放的首日就迎來12萬游人。
作為哈爾濱市民,上述兩則消息不能不讓人們聯想到太陽島。
百年太陽島,近些年已慢慢淡出哈爾濱人的視線,變得陌生與疏遠。2003年門票為10元,2005年7月1日起調至30元。
2008年10月,曾有媒體關注此事,太陽島相關部門負責人大致說出三個理由:第一,免費開放日,游客人山人海,公園出現草坪被肆意破壞、島上松鼠被抓等現象,太陽島接待不了這麼多游客。第二,雖然太陽島公園就在哈爾濱市區內,但它是國家級風景區,不能把它和其他的開放式公園相比較。第三,公園面積很大,人員開支和草木維護費用需要通過門票收入來支付。
對此劉榮昇認為,管理者看問題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似乎值得商榷。他指出,部分游客素質堪懮,景點人滿為患的問題確實存在。
據報道,免費開放的玄武湖公園,國慶長假期間共吸引游客68.5萬人次,每日數千盆花被踩踏。經濟學中的『公地悲劇』理論值得注意:公共草地上,牧羊人不顧草地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數量,許多牧羊者紛紛效仿,最終導致草場持續退化,直至一片荒地。作為公園管理者,擔心免費開放之後,會帶來諸如人流量激增、相關設施受損等一些『公地悲劇』問題,無可厚非。
然而,把游人如潮視為『洪水猛獸』,因噎廢食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的,實踐證明,如果管理措施到位,『公地』也可不『悲劇』。按照測算,南京玄武湖入園最佳狀態是3萬人,飽和量是5萬人,免費開放首日迎來了12萬游客,是飽和量的兩倍多,但玄武湖公園並未因此『閉門謝客』,而是千方百計搞好管理、疏導和服務。玄武湖公園景區廁所數量十分有限,給眾多游客帶來不便,於是景區緊急安裝了30個臨時公廁。
2008年2月,『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向社會免費開放,這座已有90餘年歷史的國家級保護建築,樓梯都是木質的,承載量有限,在紀念館免費開放首日,游客過多時木質樓梯都在顫抖。紀念館從安全角度考慮,規定每半小時發一次票,每次僅限20人進入。告示一貼出,參觀者就開始有序排隊等待發票。時代在發展,管理者也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市民與游客素質的日益提高。
劉榮昇說:『平心而論,從公園的公共產品屬性來看,理應向市民開放,供市民游玩、觀賞、休閑、娛樂。2008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旅游局等八部委聯合發出《關於整頓和規范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的通知》,通知中規定『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城市休閑公園要充分體現公益性,實行免費開放。暫不具備免費開放條件的,應實現低票價,並規定免費開放的時間。』
至於人員開支和草木維護費用很高的問題,環顧一下省內外部分免費開放公園、文化場館的運行,就該有決心和信心了。
橘子洲頭景區,每年維護費預計超過5000萬元;玄武湖景區總面積472公頃,免費開放的運行費用可想而知。2008年2月,我省4家省級博物館、紀念館免費向社會開放,省級財政在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決定安排57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新增配套設施等費用。
劉榮昇委員建議,要尊重市民的要求,重新定位公園的社會屬性,由『營利性』回歸『公益性』,拆掉圍牆,讓市民走進『城市客廳』,讓『公共財政陽光』普照百姓,這已經是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