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1+5』模式建立糾風制度體系
2011-08-03 09:12: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力強 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8月3日訊 七臺河市不斷探索推動糾風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實施突出『一條主線』、強化『五個機制』的『1+5』工作模式,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制度體系,保證了糾風工作制度落實落靠。

  突出『糾風護民工程』主線。把超前謀劃作為贏得工作主動的有效辦法,把專項治理作為取得工作實效的主攻方向,把行風評議作為解決工作問題的有效載體,把調查研究作為促進工作落實的得力措施。通過配置科學、程序嚴密、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形成了用制度守規、按制度辦事、靠制度保障的糾風工作運行機制。

  強化協調機制。糾風工作梯次納入到全市目標管理、組織工作考評、優良環境創建、精神文明建設之中,與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將專項治理、行風評議任務逐項分解落實到各牽頭和責任部門、參評部門,做到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四落實。建立了工作匯報會、座談會、協調會、聯席會等協調制度,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合力。

  強化保障機制。在歷年形成的行風評議機制基礎上,配套出臺了糾風工作暫行管理辦法、行風評議管理規定、行風建設監督制度等十個方面新機制。在打造新版『行風熱線』基礎上,用制度固化已有的工作成果,完善了一把手上線、限時辦結、跟蹤回訪、考核評價、部門聯動、問題處理等運行保障機制。通過同步健全崗位責任制,著重解決責任和落實脫節的問題,由上至下層層立『軍令狀』,將責任延伸到下屬單位。

  強化監督機制。施行『五個制度』。一是政風行風監督員制度,發揮130名政風行風監督員的作用。二是評議承諾制度,參加行風評議的71個重點部門和行業,在電視、報紙和網絡向社會公開承諾事項800多條。三是糾風監測點、聯系點制度,在重要服務窗口和各類重點企業建立政風行風監測點24個,在政務服務中心建立了先進的電子監測系統,可對全市政務系統每個崗位和人員進行隨時監督。在區縣、中省直部門、市直部門和社區四個層面建立糾風工作聯系點18個。四是媒體監督制度,組織記者對媒體報道的群眾訴求問題跟蹤問效。五是服務對象問政制度,在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執法人員向服務對象述職述廉活動,請服務對象『評頭論足』,在綜合管理和社會服務部門實行走訪回訪制度,傾聽群眾呼聲。

  強化聯動機制。針對糾風工作涉及部門和行業多,專業性強,單靠某一部門難以有效推進的實際,搭建了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聯動平臺。專項治理、行風評議、『行風熱線、調查研究全部實現聯動。

  強化評價機制。把考評作為檢驗糾風工作成效的有效辦法,激勵各部門和行業創優爭先,任務目標考評結果列入全市目標管理考核總成績之中。同時,對基層單位的工作效率、工作措施、工作目標、工作業績等進行百分制考評,考評結果與行風評議掛鉤。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