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4日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的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寶寶的早期大腦開發,由此火了齊齊哈爾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市場。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早教』機構收費昂貴,動輒就要上千元,但卻依然受到眾多家長的追捧。
年輕父母熱捧『早教』
『你的孩子在哪裡上「早教」?』現在很多年輕父母,見面的問候語少不了有關『早教』的話題,除了詢問每節課的價格,更多的是問『你的孩子學得怎麼樣?』
鄭女士是一位大齡母親,看到身邊同齡人的孩子都快昇入中學了,鄭女士更加關注對孩子的培養。鄭女士在孩子11個月大的時候,給孩子報名參加了親子樂園,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現在,鄭女士的孩子已經14個月大了,通過三個月的『早教』訓練,鄭女士感覺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些變化。『以前我女兒膽子特別小,看到陌生人就會哭個沒完,通過這段時間上課,與小朋友接觸,她變得開朗多了。』鄭女士表示,平日裡她也會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但還是覺得力不從心,於是選擇了專門的『早教』機構。孩子一年的『早教』費用在4000元左右,一節課的費用接近100元,雖然價格昂貴,但她覺得值。
和鄭女士有相同認知的人很多。李女士的兒子已經1周歲了,從孩子6個月開始,她就給孩子報了『早教』班,每周堅持上兩堂課。對此,寶寶的外婆頗有微詞:『我從沒帶你上過什麼「早教」班,也沒看你笨到哪兒去,這不是浪費錢又折騰孩子嘛!』但李女士認為,早點給孩子開發智力,孩子會更聰明。『我聽說有的孩子剛滿月就上「早教」班了,我家寶寶已經算晚的了。』
『早教』機構良莠不齊
記者在一些『早教』機構的宣傳材料上看到,『開啟智力』、『激發潛能』、『培養寶寶社交力』、『啟發寶寶想象力』等詞匯讓許多家長怦然心動。小蕊的寶寶纔8個月大,聽說現在流行早教,她也打算帶孩子去學習,可是試聽了兩家『早教』機構的課程後發現,『早教』課程的標准各不相同,讓她一時拿不定主意去哪家好。
據了解,齊齊哈爾市相對來講比較專業的『早教』機構大概有三、四家,也有一些社區型的『早教』機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的『早教』機構都將課程安排在周末,為的是方便父母帶孩子上課。每課時為45分鍾或1個小時,每期12節課到24節課不等,且收費都不低,最貴的100多元/小時,便宜的也要30元/小時。此外,不同的『早教』機構對於如何進行早期教育有著不同的理解。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早教』機構都聲稱采用『專家』精心編制的教材授課,但這些『專家』和教材的權威性卻無法認證。
據家長們反映,『早教』機構的教學方式各不相同,也沒有一定標准。王先生從兒子7個月大時就帶著兒子去『早教』班。王先生告訴記者,每堂課就是五六個家長抱著各自的孩子,在一位年輕老師的帶領下做操、玩玩具,還有一些親子游戲……『有時候覺得這些錢花得並不值得,好多東西自己在家也能做。不過這裡的寶寶多,就當花錢讓孩子進行早期社交吧。』
『早教』要當『有心』父母
面對價格高昂五花八門的『早教』班,年輕父母該如何選擇?怎樣做纔能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齊齊哈爾大學教育與傳媒學院教育系主任李彥良認為,早期教育不是學校序列教育在時間上的延伸,不是錯誤地把某些能力和認知提前的教育,脫離實際的拔苗助長行為必將得到相反的效果。早期教育是廣義的教育,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無處不在的教育。對於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更多的是父母的喂養,是整個家庭給寶寶創造的成長環境,是寶寶每天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一切有益刺激,其核心在於兒童心智是否健康成長,在於教育施予者的教育理念、教育環境和教育方法是否有利於孩子逐步形成獨立、積極、穩定、健康的人格、情感和思想。
對於目前如雨後春筍般的『早教』機構,李主任認為,比起家長,早教機構掌握更多的資源,更有專業性,但是卻比家長們缺乏機動靈活性,不能針對具體某個寶寶的某種特定行為進行教育。因此,做『用心』的父母纔是對孩子最好的『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