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8月5日訊 在墾區小麥主產區的北安、九三管理局部分農場,大型收獲機械游走在金色的麥田,到處是美不勝收的豐收畫面。目前,墾區麥收工作采取割曬拾禾與聯合直收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展開,預計今年小麥將獲得大豐收,畝產可達到360公斤以上,創歷史最高水平,總產將達51萬噸以上,為墾區衝刺糧食總產400億斤,拉開了序幕。
據省農墾總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墾區小麥生產工作紮實推進抗災害、搶農時、上標准、增科技等措施的落實,於4月18日,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了140.3萬畝的小麥播種任務。
今年墾區小麥生產的主要特點:一是氣候條件有利。今年氣候條件對小麥生產極為有利,小麥生長期間氣溫低,有利於通過春化階段,促進穗分化,加之小麥三葉、拔節、孕穗和灌漿等關鍵時期,墾區降水多,雨量分布均勻,為小麥高產奠定了基礎。二是基礎准備紮實。去年墾區實現了黑色越冬、達播態越冬100%,小麥秋施肥面積佔三分之一以上;今年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於3月底前全面落實到位。三是抗災措施靈活。針對去冬降雪大,今春回暖早,墾區東、西部土壤?情差異大的情況,墾區各級嚴格農時標准,通過采取耙雪促化、頂凌散?、鎮壓封?等靈活措施,堅持以早動爭主動,集中力量,連續作業、復式作業、突擊作業,實現了小麥100%播在高產期。四是科技含量提昇。墾區以實現農業『一提兩增』為目標,以深入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為載體,實現了小麥模式化栽培、種子精選包衣、分級精量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縮行增密、航化健身防病、分段收獲等技術100%到位,為實現小麥優質、高產、高效奠定了基礎。五是示范能力增強。通過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推廣高產典型經驗,落實關鍵技術措施,確保了技術到位。經總局組織省內專家產量驗收,墾區小麥百畝核心攻關區最高單產達449.7公斤,萬畝展示區最高單產達412.8公斤,有效地帶動了墾區小麥大面積均衡增產。六是作業標准到位。墾區充分發揮備耕准備充分、責任任務明確、技術指導到位等優勢,抓住時機,科學組織,狠抓麥播全程標准到位,通過全員培訓、現場定標、嚴格驗收和質量跟蹤等手段,實現了小麥單產再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