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9日訊 還記得溫哥華冬奧會女子3000米接力慶祝奪冠時,被王濛冰刀誤傷的那個隊友嗎?她叫張會,平日裡稱呼王濛為『隊長』。在王濛『出事』後,處於半退役狀態的她和孫琳琳,在冬運中心的處罰結果出爐前一天趕到北京,專程去陪著身處短道隊『內訌』事件漩渦中心的『濛姐』……
王濛的手有的地方傷到了筋,拆完線後還要養上一段時間。雖然手不能動,但她還著急琢磨著在每天慢跑的基礎上多練一些其他身體訓練,以繼續保持狀態,她說她從來就沒想過離開冰場……
隊員之間沒有『黑吉恩怨』,王濛每天就像一個救火隊長,短道隊共有20名隊員,幾乎所有人都在平日的生活訓練中接受過王濛的幫助。在某種層面上,王濛平日在隊裡替教練和領隊做了很多工作;
王濛的冰刀曾誤傷了張會,這個傷疤至今還留存在張會的臉上。在王濛『出事』後,張會立刻從哈爾濱起程趕到了『隊長』的身邊。『我們這樣?王濛,就是因為她仗義、講義氣、沒有私心,但凡王濛有一些私心,她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得到大家這麼多的聲援。』
每天仍堅持訓練
盡管停賽、停訓的處罰已經出爐,盡管雙手纏滿了紗布,但身處短道隊『內訌』事件漩渦中心的王濛仍在盡自己最大努力挽回這一局面。最近幾天,這位煩心至極的溫哥華冬奧會三金王,每天早上都在堅持著進行類似慢跑這樣的身體訓練,並等待著冬運中心能夠網開一面,再給她一次為國效力的機會。
作為王濛最親密的戰友,獲得溫哥華冬奧會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的我省另外兩位主力孫琳琳和張會,在幾天前趕到了王濛的身邊,幾天來,處於半退役狀態的她們一同住在了王濛北京的家中,一邊努力開導著王濛,一邊積極地幫她想辦法,爭取重返賽場的機會。『王濛雖然雙手不能動,但每天早上她還堅持著進行一些類似慢跑熱身的訓練,王濛說她從來就沒想過離開冰場……』張會透露,處罰決定出來後,王濛的情緒有些激動,她和孫琳琳立刻把本已訂好的返程火車票退掉,陪著王濛再多呆幾天。王濛將於最近兩天拆線,但雙手還是不能正常活動,『王濛的手有的地方傷到了筋,拆完線後還要養上一段時間。雖然手不能動,但她還著急琢磨著在每天慢跑的基礎上多練一些其他身體訓練,以繼續保持狀態。』張會說。
處罰過重不該一人擔責
張會認為,王濛與王春露等人的這次衝突,固然有其錯誤的一面,但任何錯誤都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不該讓王濛一人來承擔。張會告訴記者,王濛現在和她們一樣,有些迷茫,不知道該做點什麼。『說實在的,我和孫琳琳在這裡幫不上什麼大忙,唯一能做的是陪著王濛,有機會寬慰她兩句。』張會說。『我們覺得這個處罰太重了,這樣的決定幾乎是逼著王濛離開冰場。』張會透露,因為手不方便,她們每天的例行任務就是幫王濛瀏覽一些網上的信息,『其實王濛已不需要再用冠軍向外界來證明自己了,她從美國回來之後,最終還是選擇繼續滑下去,就是因為在情感上對這塊冰場難以割捨。但是,她現在卻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重新回去。』張會表示,現在的王濛已經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希望冬運中心能夠網開一面,給王濛一次重返賽場的機會。周洋尚未正式認錯在冬運中心處罰決定公布前,周洋、孫琳琳、張會三人一同住在了王濛北京的家中,四位隊友當時共同的想法就是尋找解決辦法,幫助王濛擺脫困境。這幾天,隨著處罰決定的出爐和事態的進一步昇級,黑吉兩省的體育局領導迅速趕到北京進行『滅火』,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洋前天纔返回到冬運中心。『有媒體說,周洋已經回到冬運中心認錯,但據我了解,周洋目前尚未正式認錯。』張會昨天說。記者也發現,周洋前晚在微博上發出了溫哥華冬奧會上短道隊四位隊員奪冠時的幾幅圖片,並替王濛『求情』說:『再看到這張照片心裡酸酸的,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沒法改變,只想一起解決。我們在一起像親人一樣,一起奮斗努力,一起哭一起笑,經歷過奧運會那麼重要的比賽,那麼困難的場面我們也挺過來了,我只希望領導再給王濛一個機會,因為我們還有夢想!我們還想一起再站在我們熱愛的那塊潔白的冰面上為理想奮斗。』
隊員間沒黑吉恩怨
短道隊『內訌』事件發生後,有媒體迅速將這一事件擴大為黑吉兩省在冰雪賽場上的明爭暗斗。作為國內冰雪運動開展最好的兩個省份,黑吉兩省關於全運會、冬運會上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但在國家短道隊隊員心中卻沒有這樣的『爭斗』。
『如果我們心中存在黑龍江和吉林的爭斗,溫哥華冬奧會上就不可能取得那麼輝煌的成績。』面對記者的問題,張會一語否定了這一說法。冬奧會上,王濛的冰刀曾誤傷了張會,這個傷疤至今還留存在張會的臉上。但是,張會在王濛『出事』後,立刻從哈爾濱起程趕到了『濛姐』的身邊。『我們這樣?王濛,就是因為她仗義、講義氣、沒有私心,但凡王濛有一些私心,她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得到大家這麼多的聲援。』張會介紹說,短道隊共有20名隊員,幾乎所有人都在平日的生活訓練中接受過王濛的幫助,『誰的訓練情緒不高,誰的冰刀感覺不好,誰的狀態低迷,大家有點問題都會找王濛聊聊,王濛也會最大限度地幫忙解決。』可以說,在某種層面上,王濛平日在隊裡替教練和領隊做了很多工作,這也是頗有個性的她為何如此受隊友擁戴的原因之一。張會還指出,所謂地域化的紛爭,至少在短道隊隊員心裡並不存在,這也是處罰決定出臺後,隸屬於吉林的周洋、梁文豪等人第一時間聲援王濛的原因。
一張罰單引發的『冤案』
不守隊規喝酒晚歸,與領隊言語不和發生衝突,個性率真的王濛吃到了冬運中心乃至中國體育界目前為止最重的罰單。作為家鄉媒體,我們無意為王濛袒護錯誤,我們更關注探尋事件的真相,以及所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所有的問題,有關方面是否能夠理性的分析,更為公平、公正、客觀地處理。
本是多方面原因導致『內訌』事件的發生,為何由王濛一人來承擔後果,這多少有些令人『霧裡看花』。采訪張會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王濛是隊員中的『帶頭大姐』,是『精神領袖』,隊員們對王濛平日的舉動都頗為信服,以至於冬運中心罰單出爐後,隊友們都集體聲援力挺『隊長』。盡管很多人認為,多年來運動員在整體素質方面多少有些缺失,但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來講,隊員們基本的情感理念和道德水准還是具備的。因此,聲援王濛的聲音也應在冬運中心開出罰單之前,成為管理層考慮的因素之一。可是,就罰單內容而言,我們並未看到隊員們『民意』的體現。
情商方面,王濛有她自大、衝動、不冷靜的一面,拿了冬奧金牌成了『大腕』,王濛的『難管』幾乎是所有運動隊中的通病,但因此就把她逐出冰場多少還是有些『量刑過重』。當初,這個性格的王濛登上都靈、溫哥華領獎臺時,贊譽之音足以『一俊遮百丑』。性格暴露在公眾面前後,各方『大棒』帶來的嗚嗚風聲,又恨不得將王濛打成『肉餅』。如此一來豈不成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巧使喚人?奪得金牌,運動員的明星效應不應被神化,同理,我們也不能幾何式地放大他們犯下的錯誤。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運動員從小人格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本就屬於競技體育培養機制的內部工作。開除、停訓、停賽,冬運中心對於王濛的處罰,多少有些『恨鐵不成鋼』,但管理層可否想到,用這樣『以罰代管』的做法,將本就在修養、素質方面尚不完善的運動員推向社會,是不是有些推卸責任的嫌疑呢?試問有哪位做父母的會因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就將她一棒子打死,將她無情拋棄?盡管王濛有大姐的『范』,但她畢竟還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柔弱的肩膀承受不起事件背後諸多不為人知的壓力。
現在,備戰索契冬奧會已擺上臺面,王濛作為中國隊主要競爭對手的『心病』,這時離去定會有人偷笑。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冬運中心應從大局出發,還給王濛一個公平、公正、客觀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