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塔河縣綠色產業不斷壯大
2011-08-10 15:30:39 來源:大興安嶺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年來,大興安嶺塔河縣依托豐富的綠色資源和全區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的良好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2010年全縣綠色食品產業實現產值16455萬元,完成計劃的118%,同比增長122%,佔縣(局)GDP的13.8%;2011年預計綠色產業產值達到21858萬元,前5個月已完成產值8743.2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40%。

  藍莓等野生漿果產業迅速崛起。塔河縣藍莓產業現已初步形成了野生資源和人工培育資源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相結合的產業模式。目前塔河縣擁有野生漿果加工企業4家,大興安嶺超越野生漿果開發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野生藍莓精深加工企業,具有7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4000多噸,2010年,實現產值5800萬元。去年藍莓業產值達9144.2萬元,今年預計可達1.3億元。在藍莓管護、栽培、采摘、運輸、加工生產、科研、銷售等渠道,約安排就業近萬人。

  木耳等食用菌產業快速壯大。木耳食用菌養殖業規模不斷壯大,已從最初的個體散戶、小規模生產發展到現在的集體化經營、標准化生產。2010年全縣養殖黑木耳2908萬袋,食用菌養殖戶達1000多戶,食用菌養殖已遍布全縣各鄉鎮場。基地建設不斷規范,木耳基地統一建造了培菌室、接種室,均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形成了以基地帶農戶、大戶帶小戶的模式,拉動產業快速發展。十八站鄉建起了全區最大的木耳食用菌基地,2010年養殖黑木耳150萬袋,今年黑木耳養殖將達到500萬袋,蘑菇60萬袋,基本實現鄂族群眾平均每人一萬袋的目標。2011年塔河縣養殖黑木耳等食用菌近5000萬袋,建成十八站鄉和繡峰林場2個超百萬袋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在三鄉、三鎮(場)建立超十萬袋基地18個,產值達到9000萬元。

  北藥開發規模不斷擴大。塔河縣深入挖掘北藥開發潛力,以種、養基地建設作為切入點,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基地建設和種養管理和精深加工,2011年北藥種植、保護面積達5000畝;中藥采集35噸、產值280萬元;加工業產值500萬元。2011年北藥鄂倫春生物工程公司將有藍莓明目寶、人?保健茶2個產品投放市場。

責任編輯:張喜艷